[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4009.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樋渡惠一;梅津大辅;砂原修;高原康典;小川大策;川村孝博;大久千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02 | 分类号: | B60W30/02;B60W10/02;B60W10/06;B60W10/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
驱动源,生成作为车辆行驶所需的驱动力的扭矩;
驱动源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进行控制;
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传递到车轮;
卡合构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
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进行变更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的控制;以及
车辆姿态控制单元,在车辆为行驶中且与转向装置的转向角相关联的转向角关联值增大这一条件成立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源控制机构而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来产生车辆减速度而控制车辆姿态;
该车辆的控制装置在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进行的所述车辆姿态的控制中,允许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对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的变更,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按照该卡合程度的变更,来变更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对所述驱动源控制机构进行控制:在所述卡合程度为第1卡合程度时,与大于该第1卡合程度的第2卡合程度相比,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的降低率更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对所述驱动源控制机构进行控制:所述卡合程度越小,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的降低率越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对所述驱动源控制机构进行控制:所述卡合程度越小,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的降低率越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仅在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速度、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量、以及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差之中的至少1个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按照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的控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仅在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速度、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量、以及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差之中的至少1个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按照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的控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仅在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速度、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量、以及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差之中的至少1个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按照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的控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仅在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速度、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变化量、以及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设定的所述卡合程度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差之中的至少1个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按照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的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备带锁止离合器的扭矩转换器,
所述卡合构件是所述锁止离合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卡合程度变更控制单元基于作为与车速相关联的参数的车速关联值、以及作为与油门开度相关联的参数的油门开度关联值,来变更所述卡合构件的卡合程度。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还具有检测所述转向装置的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
所述车辆姿态控制单元,在所述车辆为行驶中且由所述转向角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角的变化速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源控制机构进行控制而使所述驱动源的生成扭矩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40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