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施工防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4766.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尚旭;李海林;张宪苏;夏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施工 防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加大,对地下室防水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返修费用也非常昂贵。当前地下室防水的传统做法是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尽管各种防水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由于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的裂纹、防水材料搭接处的处理不当和地下水压高低不同的影响,单一的刚性自防水和柔性防水结合的方式在防水要求较高的场合难以达到防水要求,不但难以竣工验收,也给返修带来困难。因此,地下室防水要根据地下室实际情况做到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有合理的防水构造层次,也要把握好施工质量关,使地下室防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中国申请公布号:CN 105201025 A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构造,从地下室种植顶板、侧墙和底板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防护,其中:种植顶板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无纺布、种植土和植被层;侧墙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侧墙、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和回填土;底板包括由外到里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底板、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垫层和回填土。
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序比较复杂,使用了大量材料,导致施工成本增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其次,在防水时只注意到了墙面而忽视了预埋件、管道等辅助件防水,为以后的安全留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防水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防水成本高、防水不充分的问题。
一种地下室施工防水工艺,包括施工缝、后浇带、预留套管、预埋件、电梯井防水工艺;
所述施工缝防水工艺包括:在施工缝中间部位设置止水钢板;在迎水面紧贴所述止水钢板位置粘贴膨胀止水条;在混凝土交接处凿毛,形成凹痕;混凝土浇筑前用砂浆进行砂浆打底、在外防水时,在迎水面墙体上增设防水卷材;
所述后浇带防水工艺包括:采用超前止水法,即在后浇带前方增设一道防水卷材;在后浇带两侧交界面设置止水钢板;在混凝土交接处的迎水面粘贴膨胀止水条;采用防水等级高一级的高性能膨胀防水混凝土;
所述预留套管防水工艺包括:采用两种型号防水套管;管道安装完成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在所述防水套管外侧设置环形膨胀止水条;所述环形膨胀止水条外侧填塞麻丝沥青;所述防水套管两端分别增设一道防水卷材并粘贴牢固;
所述预埋件防水工艺包括:预埋件焊接止水环;在与混凝土表面交接处增设一道防水渗透结晶;对拉螺杆外墙位置进行填塞密实并增设聚氨酯防水涂料;
所述电梯井防水工艺包括:卷材施工时阴阳角位置增设一道厚防水卷材,采用高一防水性能等级的高性能膨胀防水混凝土进行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缝防水工艺中,所述止水钢板竖直放置;所述防水卷材为3mmSBS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每侧宽出所述施工缝250mm。
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防水工艺中,所述防水卷材为3mmSBS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每侧宽出不少于250mm。
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防水工艺中,所述止水钢板为4mm厚止水钢板;所述等级高一级的高性能膨胀防水混凝土的膨胀剂线性膨胀系数不少于0.3‰,参量不少于40kg/m3。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防水工艺中,所述两种型号防水套管为A、B型防水套管,预埋时需要固定固紧。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防水工艺中,所述防水卷材为3mm厚SBS防水卷材,所述SBS防水卷材包裹成喇叭口,以管道根部为基准,分别向墙面和管道轴向延伸200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防水工艺中,所述防水渗透结晶厚度不小于1.0mm,每边宽出不少于50mm。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防水工艺中,外墙位置采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填塞密实。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防水工艺中,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少于1.2mm,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以空为中心,半径不得少于5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砂浆掺10%防水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施工缝、后浇带、预留套管、预埋件、电梯井都做了防水措施,分别从施工过程中墙体防水角度、施工过程中的辅助件、施工过程中的预留空间各角度全面防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4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