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5772.5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6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灏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6;C08G18/79;C08G18/32;C08G18/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同沙东城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固化 量子 材料 密封胶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改性超支化丙烯酸酯25‑50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10‑30份,活性稀释剂15‑60份,光引发剂0.1‑4份,助剂0.5‑5。本发明采用有机硅改性超支化丙烯酸酯作为密封胶的主体树脂,有效降低了水氧透过率,粘接强度更高,对量子点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量子点发光效率影响较小,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水氧阻隔性能优异,可对量子点材料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液晶技术将迎来背光系统的“终极进化”—量子点技术,量子点显示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类,分别被称为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LC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AMQLED)。
AMQLED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其发光原理和结构与OLED技术类似。AMQLED目前尚未商品化,主要原因是AMQLED的量子点因其容易受热量和水分影响,业内认为距离真正版本的AMQLED商用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
因为AMQLED量子点自发光技术难以实现,所以与LCD结合的改良版QD-LCD技术就应运而生,QD-LCD是在LCD上加一层量子点光学膜,这些量子点材料与蓝色发光二极管协同工作,蓝色发光二极管产生蓝色光,并且为量子点提供两种不同方法供应光子能量,以产生红色和绿色的光。由于量子点材料可以实现非常纯的RGB三原色,三原色越纯意味着彩色显示的色域越宽,因此QD-LCD相较普通LCD电视可以获得更高的色域,即色彩感表现更优秀。量子点显示在传统的LCD电视在光源技术上的设计,核心是显著提升屏幕的色域(70%提升到110%左右),并且推广成本很低,将是未来LCD电视升级方向和标配趋势。
量子点光学膜由三大关键材料组成:量子点、水汽高阻隔膜和隔水隔氧的密封材料。制作工艺是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材料中,分散并进行膜片化,并用两张水汽高阻隔膜(简称高阻隔膜)对其进行包夹封装。
目前,量子点光学膜进行大规模应用仍存在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其寿命问题。由于量子点材料对于水汽、氧气和温度较为敏感,环境中的水汽和氧气透过阻隔膜和密封材料与量子点接触,以及薄膜制备时或显示屏工作时温度上升使量子点受热,都会导致量子点的光学性能衰减,寿命缩短。其中,密封材料作为量子点材料的载体,直接包裹和接触量子点,其隔水隔氧性能对于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材料的隔水隔氧性能尚不能满足要求,使得量子点光学膜未能进行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解决现有技术中量子点材料因为水和氧的渗透导致其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改性超支化丙烯酸酯25-50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10-30份,活性稀释剂15-60份,光引发剂0.1-4份,助剂0.5-5。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辐射固化的量子点材料密封胶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改性超支化丙烯酸酯25-50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10-30份,活性稀释剂15-60份,光引发剂0.1-4份,助剂0.5-5。本发明采用有机硅改性超支化丙烯酸酯作为密封胶的主体树脂,有效降低了水氧透过率,粘接强度更高,对量子点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量子点发光效率影响较小,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水氧阻隔性能优异,可对量子点材料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灏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灏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