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鱼的山泉流水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6112.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汪阳;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休宁山里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2454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鱼 山泉 流水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养鱼领域,具体涉及山泉流水养鱼。目的是提供山泉流水生态养鱼方法。鱼池设置在山区,周侧用砖或石砌成,底部铺5~8cm厚清水沙;鱼池口面由石板或水泥板遮盖,使得鱼池具有崖部,该崖部的面积为整个鱼池面积的1/5~2/5,或在鱼池上方种植葡萄、猕猴桃等藤本植物;鱼池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水源引流山泉流水,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鱼池的相对侧面,进水口和出水口处都设置有拦网。以每立方米15~20尾的密度投放鱼苗,进水量控制以24小时进水量为鱼池容积的1~2倍为宜,并保证水质洁净;纯天然草料喂养,每天打捞剩余饲料和杂质;定期通过加大进水流量同时用喷水管冲射的方式清理底部残渣,使之由出水口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鱼领域,具体涉及山泉流水养鱼。
背景技术
泉水养鱼,因为溶氧量高水质好,而且没有污染,所以养出来的鱼肉质紧实,口感也特别鲜美。黄山市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休宁通过对山泉流水养鱼进行保护和传承,推动了当地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让古老、鲜活的传统农业系统焕发出新的生机,泉水鱼正在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让山泉水养鱼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体现了文化价值。
但是这项古老的技艺也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提高养殖品质和效率,降低养殖病害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原生态环境下能提高养殖效率的山泉流水生态养鱼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泉流水生态养殖鱼池,所述鱼池设置在山区,周侧用砖或石砌成,底部铺5~8cm厚清水沙;鱼池口面由石板或水泥板遮盖,使得鱼池具有崖部,该崖部的面积为整个鱼池面积的1/5~2/5,或在鱼池上方搭架种植藤本植物,藤本植物覆盖鱼池面积的2/5~1/2;鱼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水源引流山泉流水,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鱼池的相对侧面,进水口和出水口处都设置有拦网。
优选的:所述的鱼池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所述崖部沿着一侧边设置,所述进水口位于具有崖部的鱼池一角,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对角。利于鱼池整体水的流动和更新。
优选的:所述的鱼池内固定一个立式的竹排,竹排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连线上并横在水流通道上,竹排的面积为所在鱼池截面的1/4~1/3。竹排相当于横在鱼池中间,将进水口方向的水流向两侧分水,促进进水在整个鱼池内流动。
优选的:所述的构成崖部的石板或水泥板及上方覆土总厚度不小于50cm。这样充分冬季保暖、夏季阴凉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崖部侧边设置可拆卸的透水挡板。这样在冬季的时候让鱼和崖部的水相互隔离,既利用崖部水温提高池内整体的水温,同时鱼也更多接收日照,利于生长。
相应的,利用所述鱼池的草鱼山泉流水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前对鱼池进行消毒;
以每立方米15~20尾的密度投放鱼苗,进水量控制以24小时进水量为鱼池容积的1~2倍为宜,并保证水质洁净;
纯天然草料喂养,每天打捞剩余饲料和杂质;
定期通过加大进水流量同时用喷水管冲射的方式清理底部残渣,使之由出水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投喂的纯天然草料是皇竹草、山芋藤、莴笋叶为主饲料,冬季辅以黑麦草和田间嫩野草。都是草鱼喜食草类,没有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休宁山里家庭农场,未经休宁山里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