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高效湿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8661.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薛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技联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B28C5/12;B28C5/38;B28C7/06;B28C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高效 湿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浆作业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移动式高效湿喷机。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等作业时,往往需要通过喷浆设备将混凝土浆料直接喷涂到施工作业面上,当前在进行混凝土浆料喷涂作业时,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喷浆设备进行喷浆作业,其中湿喷机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喷浆设备之一,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湿喷机虽然也同时具备物料混合搅拌、物料输送及高压喷涂的能力,但设备结构相对固定单一,调节能力差,因此使用灵活性和场地适应性相对不足,且所使用的湿喷机设备在在进行物料输送时,主要是通过一条绞龙进行输送,虽然可以满足对浆料输送作业的需要,但一条绞龙输送时,绞龙受到的摩擦力相对较大,从而导致设备运行能耗增加的同时,也导致绞龙设备与物料间磨损现象严重,除此之外,一条绞龙对物料进行输送时,仅具备输送能力,因此导致输送设备对物料具备搅拌混合能力,从而在降低了输送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导致湿喷机另需要配备专用的物料搅拌机构进行物料搅拌混合,从而进一步导致湿喷机运行能耗和结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现象,除此之外,当前的湿喷机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时,往往是直接将减半用水与物料混合搅拌,因此易造成混合用水与物料间接触不均匀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喷浆浆料的附着能力和喷浆浆料的结构强度,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湿喷机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高效湿喷机,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喷浆料的上料、混合、搅拌及喷浆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降低设备运行时设备与浆料间的摩擦损耗,同时还可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因误操作等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极大提高喷浆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式高效湿喷机,包括承载底座、行走轮、工作台、缓冲水箱、喷淋泵、空气增压泵、升降驱动机构、原料上料斗、搅拌混料斗、混料输送筒、喷浆泵及喷头,其中承载底座下表面均布至少四个行走轮,工作台为横截面呈倒置等腰体形的框架结构,工作台与承载底座后部上面间通过棘轮机构相互铰接,并环绕铰接轴进行0°—180°旋转,喷浆泵安装在承载底座前部上表面,工作台与喷浆泵均与承载底座同轴分布,混料输送筒末端安装在工作台上,前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承载底座上表面铰接,且混料输送筒前端出料口位于喷浆泵正上方,并通过导流斗与喷浆泵相互连通,缓冲水箱、喷淋泵、空气增压泵均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分布在混料输送筒两侧位置,混料输送筒包括驱动电机、导流料筒及变径变螺距绞龙,其中导流料筒为空心管状结构,导流料筒末端与工作台上表面连接,导流料筒前端设出料口,后端上表面设至少两个加料口,后端端面上设与导流料筒同轴分布的增压风口,其中加料口自导流料筒末端向导流料筒前端方向沿导流料筒轴线分布,原料上料斗、搅拌混料斗通过加料口与导流料筒相互连通,且其中原料上料斗至少一个,并位于搅拌混料斗后侧,变径变螺距绞龙共两条,嵌于导流料筒内并与导流料筒轴线平行分布,且其中一条变径变螺距绞龙位于另一条变径变螺距绞龙正上方,两变径变螺距绞龙间距为导流料筒最大内径的1/4—1/3,驱动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下表面并通过传动结构与两变径变螺距绞龙相互连接,喷头若干个,且各喷头中一部分环绕搅拌搅拌混料斗轴线均布在搅拌混料斗内壁上,另一部分嵌于导流料筒内,并沿导流料筒轴线方向均布在导流料筒顶部内表面上,喷头通过导流管与喷淋泵相互连通,喷淋泵通过导流管与缓冲水箱相互连通,空气增压泵通过增压风管与导流料筒的增压风口和喷浆泵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台和喷浆泵所在的承载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其中当工作台和喷浆泵所在的承载底座为分体式结构时,工作台和喷浆泵所在的承载底座间通过棘轮机构相互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丝杠、液压缸、气压缸、弹簧伸缩杆及伸缩导杆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原料上料斗、搅拌混料斗和导流斗均为倒置棱台结构,且原料上料斗、搅拌混料斗和导流斗外表面设振荡装置,内部设防护网,且所述的防护网与原料上料斗、搅拌混料斗和导流斗的轴线垂直分布,且所述的防护网网孔孔径为1—2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振荡装置为偏心轮震荡装置、超声波震荡及空气锤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料筒为横截面呈椭圆形、矩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料筒有效长度的1/5—1/6部分与工作台上表面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技联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技联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8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皮带输送、泵送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