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0963.0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陶程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程意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2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大型 生产 车间 全自动 电焊 机械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电焊机一般按输出电源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一种是直流电。他们利用电感的原理,电感量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压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来使它们达到原子结合的目的。而现有的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结构不稳定,焊接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结构不稳定,焊接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共同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体,所述第一固定套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固定套体并固定连接有电焊机,所述电焊机上设有电焊条,所述底座上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辊轴,且辊轴贯穿放置座并与设置在放置座侧壁上的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弧形槽内设有焊接件,且焊接件的侧壁有辊轴的侧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体,所述电焊机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且活塞杆延伸至第二固定套体内并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套体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对称设有两个支座,每个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座上对称设有四个加强板,且加强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置座通过第二锁紧螺钉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有橡胶防滑垫,且橡胶防滑垫上设有防滑纹。
本发明中,将需要焊接的焊接件放置在弧形槽内,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伸缩杆伸长,伸缩杆推动第一活塞向下运动,则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向下运动,第二弹簧压缩,连接杆带动电焊机向下运动,则电焊条向下运动对焊接件进行焊接,同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辊轴转动,由于焊接件与辊轴的侧壁相接触,辊轴通过摩擦力带动焊接件转动,便于对焊接件的多方位焊接;在电焊机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安装座向下运动,则与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带动活塞杆和第二活塞在第二固定套体内滑动,并通过第二固定套体带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一安装座上转动,第一弹簧伸长。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便捷,装置稳定,焊接均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大大提高了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电焊机械设备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焊接件、3第一固定套体、4第一活塞、5伸缩杆、6连接杆、7第二弹簧、8安装杆、9支撑杆、10辊轴、11放置座、12第一弹簧、13活塞杆、14第二安装座、15第二安装板、16第二活塞、17第二固定套体、18第一安装板、19第一安装座、20支撑板、21电焊机、22电焊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程意,未经陶程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0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