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2664.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计怀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计怀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药 加味 痛经 木香 中药 中药组合物 中医药领域 砂仁 便于携带 服用方便 自然生理 益母草 炙甘草 中药方 附子 干姜 经期 香附 延胡 休克 中医 饮水 治疗 | ||
中医中药方是中国中医药领域《加味乌药》加味组成:乌药、香附、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增加益母草、干姜、附子九味中药组成。古老的中药类似现代药服用方法,便于携带服用方便快捷,饮水即痛可服用,疗效可靠,使痛经患者摆脱痛致休克之苦,使人轻松愉快地度过行经期自然生理期,如平时常人一样。
一、技术领域
中国中药、古方创新、人类健康
二、背景技术
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在人类健康生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方剂的形成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辨食物及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发现一些植物花、果、根皮,与某些动物的皮肉、骨骼或脏器可以治病,因而产生出矿物、植物、动物的皮肉药品的知识。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经过许多年代的医疗实践,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的效果更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如1973年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了治疗 52种病的医方,再如2015年12月6日中国日报所刊中国屠呦呦赴瑞典以青蒿素获诺奖,青蒿素攻克死亡率极高的疟疾做出伟大的贡献。
方源来自中国中医方剂学《周凤梧方剂学》该书467-468页上《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加干姜、附子、益母草组成。
本人在50多年的临床经验证运用,收聚医案病案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以现代概念手段对比、追踪对比中医辩证无误的前提下,虽然西中医耗时,但疗效是出奇的好。西医西药罔效的案例太多太多,出于同情患者及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的目地出发,这就是本人的思想动机,以上两书的方子就是背景技术。
本着继承前人,总结吸取在临床治疗中的成功及失误的教训,站在历史的高度,撷取当代科学理论与成果,对其中每一味中药进行药物分析提炼、升华、加减使其理论,效验体系沿着科学轨道顺利前行,让天下痛经患不痛经,祛除痛苦……(案例另设篇章)
三、发明内容
(一)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一、方源:来自《周凤梧方剂学》468页《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该方剂学于2005年6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二、药物组成:乌药、醋制香附、姜汁炒祛壳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这是原方,在基础上新增加益母草、干姜、附子九味药组成。
三、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温阳祛寒,促进新陈代谢。
四、主治: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脘腹胀痛,妇女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气滞影响血液不畅行,故经期出现少腹胀痛,气滞肝郁不疏,故连及胸肋乳房胀痛。方中乌药善理胸腹寒冷逆滞之气,并通行上下,消胀止痛,为方中主药,辅以香附木香,一疏肝络郁气,二调胃肠气机。结合乌药共奏行气止痛之效,炙甘草和中缓急,姜汁炒去壳砂仁可通三焦,达津液,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先天)。延胡既理气又可活血,干姜温中祛寒,又可解附子之毒性,姜附并行,脾肾阳得复,经血自然畅行又伍益母草去瘀生新,共奏气机畅行,新陈代谢顺其自然而康复。
五、禁忌事项:平时少服或不服抗生素西药,忌冰冻食物,注意不要受寒。规格:中医中药水泛丸制剂。
六、药理研究:
1、乌药,异名天台乌药,鳑魮,矮樟。
基源: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的根。
成分:根含冰片乙酸酯、橄榄烯、葎草烯等……
药理:对消化系统作用,对杭乙酰胆碱、磷酸组胺,抗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药性:辛、温,归脾、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肋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等。
宜忌:气虚及内热患忌服,孕妇及体虚慎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计怀安,未经计怀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