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3995.6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6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镜策;廖勇;黄万龙;杨英青;曾作良;徐彬;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堂 支架 错位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满堂支架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立杆和多根互相平行的水平杆,每根立杆均与每根水平杆相垂直,每根立杆与每根水平杆的相交叉处均设有扣件作连接固定,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杆和水平杆构成矩形架体单元,在每个由立杆和水平杆构成的矩形架体单元中心位置设置有错位立杆,相邻错位立杆通过错位水平杆连接,并构成错位矩形架体单元,每根错位立杆与每根错位水平杆的相交叉处均设有扣件作连接固定,在满堂支架顶端面设置有将矩形架体单元与错位矩形架体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支撑体系的水平剪刀撑;本发明可有效增强支架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解决采用满堂支架施工较高的工程实体结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属于满堂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满堂支架原位搭设是根据现有规格的支架杆件搭设而成的固定标准横、纵间距的支架体系。在支架现浇工程实体结构较高的情况下,满堂支架原位搭设支撑架结构基础处理难度较大、处理费用多;一定范围内的支架体系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无法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容易引起支架体系的受力破坏、变形失稳及架体垮塌事故。
申请号为CN20122034116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扣件式满堂支架,其采用的是在立杆与水平杆所构成的平面上设置剪力撑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空间多立面对角斜撑杆,以从多个方向增加满堂支架的支撑,增强三维受力能力,并提高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但该种结构方式由于采用在传统标准立方体支架上增设对角斜撑杆的方式,其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受限于原有的支架体系,提高幅度不大,当支架现浇工程实体结构较高时,仍易引起支架体系的受力破坏、变形失稳及架体垮塌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以增强支架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解决采用满堂支架施工较高的工程实体结构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满堂支架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立杆和多根互相平行的水平杆,每根立杆均与每根水平杆相垂直,每根立杆与每根水平杆的相交叉处均设有扣件作连接固定,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杆和水平杆构成矩形架体单元,在每个由立杆和水平杆构成的矩形架体单元中心位置设置有错位立杆,相邻错位立杆通过错位水平杆连接,并构成错位矩形架体单元,每根错位立杆与每根错位水平杆的相交叉处均设有扣件作连接固定,在满堂支架顶端面设置有将矩形架体单元与错位矩形架体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支撑体系的水平剪刀撑。
所述水平剪刀撑按每隔4-6个节段立杆设置,在交接处通过扣件与立杆和错位立杆连接固定。
所述水平杆与错位水平杆的位置高度不同,矩形架体单元与错位矩形架体单元构成错层搭设结构。
在相邻两根立杆的对角处通过扣件连接有竖向斜杆,可有效增加矩形架体单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相邻两根错位立杆的对角处通过扣件连接有错位竖向斜杆,可有效增加错位矩形架体单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每根错位立杆底端与错位托座连接,顶端与错位顶托连接。
所述错位托座和错位顶托采用可调式结构。
每根立杆底端与托座连接,顶端与顶托连接。
所述托座和顶托采用可调式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的错位套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样出托座的位置并安装托座;
(2)沿纵桥向和横桥向将多根立杆垂直安装在托座内,然后通过扣件连接纵向和横向的水平杆,搭设第一层框架,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杆和水平杆构成基本的矩形架体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3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二级保险的车体折叠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层抽水装置及双层抽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