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4887.0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2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啸飞;丁明红;尹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5/06 | 分类号: | C22C5/06;C22C32/00;C22C1/05;C22C1/10;B22F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孔树脂 银氧化锡材料 分散性 硝酸银 银离子 制备 过氧化苯甲酰 金属基材料 锡酸钠溶液 分离纯化 混合颗粒 极性基团 加工性能 马来酸酐 使用性能 酸根离子 微粒表面 苯乙烯 共沉淀 锡离子 树脂 氧化物 改性 混粉 催化剂 粒子 合金 置换 团聚 引入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苯乙烯和过氧化苯甲酰为单体,加入马来酸酐对其进行改性,形成大孔树脂,大孔树脂包裹着硝酸银中的银离子,锡酸钠溶液中的酸根离子,置换出硝酸银中的极性基团,加入催化剂后,锡离子和银离子形成共沉淀。通过树脂的化合物的选择性,从而达到分离纯化。在大孔树脂作用下,能改善银和锡混合颗粒的分散性,降低粒子间的团聚,使颗粒更加均匀。提高微粒表面活性,有利于其它组分在其表面的负载,解决了目前采用化学混粉加工的方法,虽然氧化物分散性较好,但易引入杂质,这都会造成合金的加工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氧化锡材料是低压电器中常用到的触头材料,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抗熔焊性及耐电腐蚀性,因此成功替代了银氧化镉材料,目前在各继电器,断路器中广泛使用。
目前国内外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混粉法、内氧化法、化学法。混粉法是将银粉与氧化锡粉在混粉机中通过机械混合后,再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银氧化锡线材或片材,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但要求原材料粉末的粒度非常细小才能获得均匀的组织,现有混粉设备难以制备过细的粉末,导致该法不能满足均匀性的要求。
内氧化法是将银锡合金(含添加剂)通过熔炼的方法制备成银锡合金的线材,然后在高压氧化气氛中进行内氧化,使锡及添加元素氧化成氧化物颗粒。该法为了保证锡元素氧化成氧化锡,需添加贵金属铟,从而使生产成本提高。
化学法:该法先制备氧化锡粉末,然后在水溶液中将氧化锡粉分散并加入还原剂,再加入络合的银离子使银沉积于氧化粉末表面,从而制备出复合的银氧化锡粉,再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银氧化锡线材或片材,但是这种方法为保证金属银还原析出时的形貌,以及保证均匀性的要求,需加入氨水对银离子进行络合,同时还原过程需使用有毒的水合肼,给后续的达到环保要求的水处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目前采用化学混粉加工的方法,虽然氧化物分散性较好,但易引入杂质,这都会造成合金的加工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采用化学混粉加工的方法,虽然氧化物分散性较好,但易引入杂质,这都会造成合金的加工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银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银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取蒸馏水100~150份,苯乙烯60~80份,醋酸乙烯酯45~50份,锡酸钠溶液40~50份,硝酸银30~40份,过氧化苯甲酰5~10份,马来酸酐4~7份,交联剂2~3份,致孔剂1~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份,催化剂1~4份;
2.将过氧化苯甲酰和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50~60℃,加热搅拌,再通入氩气保护,降温至20~25℃,加入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交联剂,致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到80~90℃,恒温反应5~6h;
3.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反应混合物,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收集分离物,用无水乙醇洗涤,恒温干燥,得干燥物;
4.将锡酸钠溶液与催化剂混合均匀,收集混合液,使用混合液冲洗干燥物,收集冲洗液,将冲洗液放入反应釜中,加热,冷却至室温,出料,收集出料物,并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煅烧,收集煅烧物,即得银氧化锡材料。
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任意一种。
所述致孔剂为聚氨酯。
所述催化剂为醋酸、甲酸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4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