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5013.7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晶;罗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州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组 母线电压 掉电 通信电源系统 装置及系统 定位过程 放置位置 快速定位 母线 上电 轮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在通信电源系统上电后,检测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并若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大于设定的高压阈值,则轮流控制预先划分的至少两个电源模块组中的各电源模块组掉电;以及,针对任一电源模块组,若确定在所述电源模块组掉电后,所述母线电压不大于所述高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过压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组。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源模块无需具备自识别能力,因而能够降低实现成本;且,由于在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过程中,可每次通过关闭一个电源模块组,来实现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因而不会出现母线掉电的情况。再者,即使过压电源模块的放置位置靠后,也能快速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源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们在设计通信电源系统时,通常会采取冗余设计,例如将多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在通信电源系统的母线上,以共同分担负载电流,如果有部分电源模块故障导致输出过压时,可将其关闭,而让其它正常的电源模块继续正常工作,进而可保证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的不停机。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当通信电源系统中的母线电压大于设定的母线电压阈值时,通常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定位出通信电源系统中的过压电源模块:
第一种,自识别方式,即,将通信电源系统中的每一个电源模块配置为具备自身过压识别能力(即电源模块的自我检测算法)的电源模块,如果检测到自身处于输出过压状态,即可进行自我关闭。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每一个电源模块具备软件运算能力或者自我检测能力,因而可能会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且,一旦出现误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压模块没有检测出是自己过压而继续工作,使得母线上其它正常模块检测到母线高压而自我关闭,使得母线长时间处于过压状态;一种情况是过压模块检测出是自己过压而正确的关闭了自身,但正常模块检测到的母线过压波形与参考值存在差异而错误地关闭了自身,这就可能会导致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的停机。
第二种、顺序验证方式,即,依照设定顺序规则,每次关闭通信电源系统中的一个电源模块,以检测通信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是否恢复正常。但是,当过压电源模块的放置位置靠后时,例如为最后一个时,就可能会导致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时间较长、定位效率较低,且会导致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的停机。
也就是说,现有的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存在成本较高、定位时间较长以及定位效率较低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所存在成本较高、定位时间较长以及定位效率较低等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包括:
在通信电源系统上电后,检测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
若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大于设定的高压阈值,则轮流控制预先划分的至少两个电源模块组中的各电源模块组掉电;
针对任一电源模块组,若确定在所述电源模块组掉电后,所述母线电压不大于所述高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过压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组。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过压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组之后,所述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组掉电,并发出告警信号。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组掉电之后,所述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小于设定的低压阈值,或者,若确定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母线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组上电。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过压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组之后,所述过压电源模块的定位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未经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