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5799.2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7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鹏;董学;王海生;吴俊纬;丁小梁;郑智仁;韩艳玲;刘伟;曹学友;张平;赵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04 | 分类号: | H03K5/04;G01K1/02;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检测 电路 温度传感器 装置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使得温度检测电路在振荡器输出高频时也可以正常检测温度。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具有第一负向输入端、第一正相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负向输入端用于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正向输入端与第一参考电压端连接;单稳态触发器,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使得温度检测电路在振荡器输出高频时也可以正常检测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屏集成式温度传感器具有无需增加额外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只要与屏幕接触就可以检测接触物体温度的目的,使用方便,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
现有技术中,温度传感器通常由环形振荡器构成,且其温度检测电路通常包括与环形振荡器连接的比较器,通过比较器将振荡器输出的交流信号整形成方波信号,并由处理器对该方波信号进行计数,从而得出振荡器的频率,并根据该频率得到当前所测温度。
然而,由于处理器的主时钟频率通常有限,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较高(MHZ以上)时,易导致处理器难以计数成功,从而导致温度检测电路无法正常检测温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显示装置,主要目的是使得温度检测电路在振荡器输出高频时也可以正常检测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具有第一负向输入端、第一正相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负向输入端用于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正向输入端与第一参考电压端连接;
单稳态触发器,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
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该温度检测电路还包括微分电路;
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微分电路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单稳态触发器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一电容、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稳压管,所述第二比较器具有第二负向输入端、第二正向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负向输入端与所述微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分压电路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还通过第三分压电路与所述第二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微分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向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