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阵光伏发电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7904.6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祥;罗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成祥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发电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矩阵光伏发电平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风起云涌发展迅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各显身手。有地面光伏发电,有屋面光伏发电,也有水面光伏发电等等。上述这些光伏发电有一共同特点就是都需要利用或借助于地面,屋面,水面作为平台。有的比如地面和水面还要竖立桩基才能架设有一定角度的光伏支架敷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发电。有的则需要利用屋面比如彩钢瓦屋面或水泥顶层面才能直接架设具有一定角度的支架(光伏)敷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发电。
上述这些利用地面、屋面、水面作各平台的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减少了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改善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无疑有着巨大意义。但上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受限于目前发电转换效率仅百分之十几的技术瓶颈,导致这些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大量并过度使用土地、水面、屋顶等资源,而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浪费,或者使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所以太阳能光伏发电面临发展中的矛盾和困惑,一方面提供绿色清洁能源,造福于地球和人类,另一方面又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水面和屋顶这些宝贵资源,影响真正土地价值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阵光伏发电平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矩阵光伏发电平台,包括至少一个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由八个角件将四柱八梁拼接而成,所述长方体框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长度+宽度方向、长度+高度方向、宽度+高度方向以及长度+宽度+高度方向上排列组装成矩阵平台,在所述矩阵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光伏支架以敷设光伏组件。
优选的,所述长方体框架的每个面分别镂空或者设置面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为透明面板或者不透明面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包括底部的底板、四周的墙板以及顶部的顶板。
优选的,所述矩阵平台的内部为一个整体空间,或者通过所述面板分割成两个及以上空间。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门窗。
优选的,所述矩阵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以提升所述矩阵平台的高度,获得与内部空间相对独立的底部空间。
优选的,所述底部空间的四周镂空、设置面板或者设置门窗。
优选的,所述四柱八梁上开设有螺孔,通过螺钉和螺帽将两两长方体框架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光伏支架以预定的倾角敷设光伏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安装光伏组件的平台,另一方面,平台内部空间可以作为居住、农业、家禽养殖等空间,且可以快速自由组装和拆卸,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长方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长方体框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矩阵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矩阵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矩阵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矩阵光伏发电平台包括至少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如图1所示为四柱八梁结构,通过八个角件拼接而成。
长方体框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根据需求在长度方向(x轴)、宽度方向(y轴)、高度方向(z轴)、长度+宽度方向(x轴+y轴)、长度+高度方向(x轴+z轴)、宽度+高度方向(y轴+z轴)以及长度+宽度+高度方向(x轴+y轴+z轴)上排列组装成矩阵平台,在矩阵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光伏支架以敷设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以一定的倾角进行敷设,实现太阳光直射至光伏组件上,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成祥,未经何成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7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