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细胞和器官移植后血管重建的生物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7918.8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应征;傅红兴;朱群燕;刘成洋;蒋煊;鲁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54;A61L27/20;A61L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细胞 器官移植 血管 重建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和器官移植后血管重建的生物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胶的主要组分包括透明质酸钠凝胶、CMRL‑1066培养基、细胞生长因子、HAX‑1、胰岛素和肝素钠。本发明的生物胶将所有能够协同细胞生长因子起效的组分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制剂,应用于细胞和器官移植,使操作过程更便捷、安全和高效,在延长细胞生长因子发挥促微血管重建等组织修复作用时间的同时降低细胞生长因子诱发肿瘤的潜在风险。该生物胶用于细胞和器官的移植,特别适用于胰岛移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细胞和器官移植后血管重建的生物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钠是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的一种含糖醛酸和氨基己糖的高分子多糖物质,不同工艺制备的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也不一样,天然性状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通常在80~250万之间。一般认为分子量越大则其弹性增加,具有较好的粘连性。透明质酸钠作为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其凝胶具有无种属特异性、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溶解性较高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透明质酸钠凝胶被广泛用于各种临床及科学的研究,比如作为外科手术的相应辅助材料,防止骨关节炎、防止妇产科及宫腔等手术的各种粘连、预防术后的外伤性退变以及用于药物释放的载体,所以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粘连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一般为80~250万分子量,常用160万分子量。
细胞生长因子对于创伤组织修复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以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最为明显。FGF1主要分布于脑、垂体、神经组织、视网膜、肾上腺、心脏和骨等器官或组织内。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类对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多重类型的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的细胞生长因子。近年研究表明,FGF1可促进血管生长、创伤愈合、骨骼修复、溃疡愈合、神经组织修复及胚胎的发育与分化。FGF2有50%的氨基酸序列与FGF1相同。FGF2是一种已被广泛证实的血管生长的刺激因子,可促进细胞增殖,趋化血管的内膜细胞,刺激各类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迁移。此外,FGF2还有促毛细血管出芽、抗胰岛凋亡、诱导增殖分化为多种细胞等作用。
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进步,细胞和器官的移植治疗已逐渐成为挽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目前,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作为根治临床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终末期患者的好方法,胰岛细胞移植对胰腺供体要求低、移植操作简单,几乎不需要手术、副作用小,逐渐成为替代全胰腺移植的最佳疗法。
细胞和器官的移植技术的关键是要保证移植后的组织微观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快速恢复。在细胞和器官从在体到离体的处理过程中,原组织内部丰富的微血管结构被破坏,因此移植后的细胞和器官生物活性有所下降,因此需要添加必要的活性因子,促进移植部位组织微血管结构的重建。
目前报道的促进细胞和器官移植后血管重建的方法都是通过加入各类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移植部位组织微血管结构的重建。作为生物活性大分子,各类细胞生长因子都存在生物半衰期短、活性不持久等问题,并且单靠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不能良好地协调再生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转移等过程,容易形成肿瘤,从而得不偿失,极大限制了细胞和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尽管有人加入一些亲水大分子试剂,保护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延长其释放速度。但是该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细胞生长因子诱发肿瘤的潜在风险,反而因延长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增加了诱发肿瘤的风险。已有的各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大,并且拮抗细胞生长因子促微血管重建等组织修复作用,因此不能与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细胞和器官的移植治疗中。
因此,如何保证细胞生长因子在细胞和器官移植后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同时避免活性因子的自身缺点和诱发肿瘤的风险,已成为制约当前细胞和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瓶颈。目前尚未见到有效技术,能够协同细胞生长因子在细胞和器官的移植治疗中起效,一方面延长细胞生长因子发挥促微血管重建等组织修复作用时间,另一方面降低细胞生长因子诱发肿瘤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7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