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箱及其进出口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8103.1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美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箱 及其 进出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蜂箱及其进出口结构。
背景技术
蜜蜂是高级社会昆虫,以群体为单位过着社会性生活。蜜蜂的存在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营养丰富的滋补保健性蜂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蜜蜂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时打开蜂箱,拿出巢脾检查,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于进行转地饲养。
密封在离巢、归巢的时候总是群体活动,而蜂箱的巢门通常比较小,容易导致蜜蜂翅膀在拥挤中损坏,导致工蜂飞翔时候带来障碍,进而给养蜂人带来损失。如果把巢门开大又容易使气流过大,尤其在低温天气,蜂群群体数量不大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蜂箱内温度过低,使蜂群受冻出现大量死亡。
此外,现有的蜂箱通常不能进行有效通风,空气不能进行更换,容易导致蜜蜂发生疾病,有的蜂箱在蜂箱的侧壁上打通气孔,这种孔设置得过多容易导致空气灌入,过大会导致蜂王飞逃,过少或过小又不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蜜蜂拥挤,且通风效果更好的蜂箱及其进出口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蜂箱的进出口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木质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进出口,所述箱体内侧对应的进出口的部位设置进出罩,所述进出罩均有上空间、下空间,所述上空间、下空间之间通过歇息板隔开,所述进出罩朝向箱体内腔的端面上设置若干蜂孔,所述进出罩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导向条,所述箱体内侧对应处设置内安装结构,所述内安装结构包括与进出罩的两导向条对应的导向槽以及位于导向槽下方的限位条,所述进出罩的两导向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导向槽内,进出罩的下部限位于限位条。
进一步地,所述蜂孔为扁孔,蜂孔的高度大于工蜂、雄蜂胸部的厚度,且小于蜂王胸部的厚度,蜂孔的宽度大于蜂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侧对应内安装结构对称设置外安装结构,所述进出罩的各个侧壁上分别设置过风孔,过风孔的孔径小于等于蜂孔的最小直径。
当需要大量通风的时候可以将进出罩安装到外安装结构上,通过过风孔大量增加通风量。
一种蜂箱,所述蜂箱具有进出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遮雨装置,所述顶盖包括木质框架,以及设于框架内的若干相互平行的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所述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错位对应,所述上进出口条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下进出口条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上进出口条的侧壁嵌入相邻下进出口条的凹槽内,所述下进出口条的侧壁嵌入相邻上进出口条的凹槽内,所述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蜜蜂胸部的厚度,使所述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的侧壁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所述上进出口条的底板、下进出口条的底板形成防风盖。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还包括用于保证顶盖强度、刚度的木质顶板,所述顶板平行于各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所述顶板位于框架的中部,各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位于顶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通过钉子固定在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进出口条、下进出口条的端部成型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置连接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遮雨装置为棚顶或屋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出罩内凹,可以减少外部空气流动对蜂箱内部的影响,且进出罩的口径可以设置较大,蜂箱的原进出口也可以对应增大,进出罩上设置有大量蜂孔,且具有上下两层空间,可以防止拥挤,且进出罩的下板和歇息板均可以供蜜蜂停歇。
此外,蜂箱能够进行有效通风,防止蜜蜂发生疾病,不仅通气量大,通风效果好,而且可以防止灌风,即保证通风量的同时防止空气剧烈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风通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野蜂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诱捕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式收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出口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进出罩安装结构。
附图标记
图1中,1为框架,2上防风通气条,3为下防风通气条,4为顶板,5为耳板,6为环形定位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美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美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8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鸡用自动喂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泥鳅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