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发泡人造革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9066.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昝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小龙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D06N3/06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发泡 人造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泡人造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种环保型发泡人造革及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采用充气喷涂非熔融粉末的方式制备发泡层,在烘箱后放置喷涂容器,将树脂粉末与发泡剂粉末等混合后加入喷涂容器中并充气使其悬浮于容器中形成气溶胶;经烘箱预热后的面层穿过充满气溶胶的喷涂容器时,粉末受热软化并粘附在面层上,同时发泡剂产生气体而形成发泡层。进一步与基层贴合得到的环保型发泡人造革。一方面避免了使用有毒物质,因而对环境友好,另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人造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粉体热喷涂成型技术制备人造革的环保型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革并可部分代替其使用的制品。发泡人造革是人造革中的一种,其通常以针织布为基底,面层糊料中含有发泡剂及其助剂,在凝胶化时发泡形成微孔结构,具有成品质轻、手感丰满又柔软的特点,常常用于手套、包袋、服装及家具等的制作。
我国人造革合成革工业是建国后新兴的工业,于五十年代末起步发展,是塑料工业中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已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随着国内外高科技的发展与先进工艺设备的应用,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产品档次都有了根本性的质的飞跃,人造革合成革已发展成为日常消费制品工业中重要的行业之一,与整个加工工业同步迈入世界大国行列,是世界上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国之一。
在 PVC人造革发泡产品中,泡孔质量是衡量发泡人造革质量的重要参数。泡孔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差越小,说明泡孔的质量越好,细密均匀。泡孔质量好的人造革,弹性好、手感好、不容易有疲劳痕和死纹,还可减少原料耗用,降低成本。同样的发泡人造革,泡孔质量优异,适度提高发泡倍率,不会影响制品力学性能。对于热塑性树脂而言,发泡剂的分解温度应稍高于树脂的熔融温度,以保证气体在熔体中产生,有足够的膨胀空间发泡。对于热固性树脂, 发泡剂的分解温度应稍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
PVC 分子间作用力大,软化和熔融温度较高,纯PVC一般需要在160~210℃时才可塑化加工。对发泡PVC而言,原则上讲,凡不与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无害气体的物质,都可作为发泡剂。发泡人造革所常用用的AC发泡剂中含偶氮二甲酰胺,所用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偶氮二甲酰胺受热分解出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偶氮二甲酰胺还会对环境中的水体造成污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毒性大,欧盟、美国等多个国家禁止使用偶氮二甲酰胺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现有发泡人造革常常因含有这两种物质而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因此,为了适应发泡人造革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发明一种符合欧盟REACH法规,更环保的发泡人造革,并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熔融发泡人造革存在污染、难以控制发泡孔径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型发泡人造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充气喷涂非熔融粉末的方式制备发泡层。在烘箱后放置喷涂容器,将树脂粉末与发泡剂粉末等混合后加入喷涂容器中并充气使其悬浮于容器中,经烘箱预热后的面层穿过喷涂容器时粉末受热软化并粘附在面层上,同时发泡剂产生气体而发泡。采用上述工艺制备发泡人造革,树脂不需加热至熔融态,故无需添加增塑剂调节粘度且能耗低、绿色环保。该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需要添加增塑剂、交联剂而存在的毒性问题,创造性地利用了预热面层穿过喷涂器的方式使树脂粉末粘附而形成发泡层,可以实现粉末非熔融、无增塑剂条件下的黏结成型,降低了喷涂温度,具有更低能耗和更高的产率。
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型发泡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充气喷涂非熔融粉末的方式制备发泡层,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适量的塑料颗粒、稳定剂、发泡剂、助发泡剂和环保色素,投入到超细塑料粉磨混匀机中粉碎,得到混合粉料待用;
(2)预热喷涂容器至一定温度,通入保护气体,通过自动化流量计将步骤(1)的混合粉料充入容器腔内,混合粉料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小龙,未经钟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9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