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JK、T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0416.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谭洁;陈宝明;张国银;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jk 触发器 转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JK、T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属于数字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在电路设计制作中运用广泛,常需要将其与逻辑电路配合使用,并根据设计需求将其功能进行转换,常用的触发器类型有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三种,每一种触发器芯片内部包含多组子触发器,多种触发器组合设计时,选择所需的每一种触发器芯片会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设计常用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芯片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能够灵活设计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JK、T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用于解决某一芯片短缺时如何使用其他芯片进行代替处理、使芯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JK、T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包括JK触发器2转换为D触发器1的方法、K触发器2转换为T触发器3的方法;
所述JK触发器2转换为D触发器1的方法如下:因为JK触发器2具有JK两个输入端,而D触发器1只有一个输入端D,JK触发器2的逻辑函数式为:,D触发器1的逻辑函数式为:,即,将JK触发器2的J端设定为D输入端,设定,则, 故,即JK触发器2的J端信号取反到K端即可转换为D触发器1,即将JK触发器2的J端同时与与非门V1的两个输入端A1、B1连接,与非门V1的输出端Y1与JK触发器2的K端连接即可转换为D触发器;
所述JK触发器2转换为T触发器3的方法如下:因为JK触发器2具有JK两个输入端,而T触发器3只有一个输入端T,JK触发器2的逻辑函数式为:,T触发器3的逻辑函数式为:,即,将JK触发器2的J端设定为T输入端,设定,则,化简得T=K;所以当T=J=K时,JK触发器2转换为T触发器3,将JK触发器2的J端和K端连接后作为T触发器3的输入端T即可。
还包括D触发器1转换为JK触发器2的方法、D触发器1转换为T触发器3的方法;
所述D触发器1转换为JK触发器2的方法如下:因为D触发器1只有一个输入端D,而JK触发器2具有JK两个输入端, D触发器1的逻辑函数式为:,JK触发器2的逻辑函数式为:,即,对转换式进一步化简得,因此在转换过程中只需1片内部包含4个与非门电路的与非门芯片即可搭建完成;
与非门V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后作为JK触发器2的K端,与非门V2的输出端连接着与非门V4的一个输入端,与非门V4的另一个输入端与D触发器1的Q端连接,与非门V3的一个输入端作为JK触发器2的J端,与非门V3的另一个输入端与D触发器1的Q’端连接,与非门V3、V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着与非门V5的两个输入端,与非门V5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1的D端连接;
所述D触发器1转换为T触发器3的方法如下:D触发器1的逻辑函数式为:,T触发器3的逻辑函数式为:,即,D触发器1转换为T触发器3只需一个异或门电路即可完成转换,将D触发器1的输出端Q与异或门M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异或门M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T触发器3的输入端T,异或门M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1的D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三种触发器能够灵活的进行转换使用,使芯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某一芯片短缺时能够及时运用其他芯片代替处理,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能够灵活设计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换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JK触发器转换为D触发器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JK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D触发器转换为JK触发器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D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的原理图。
图1~5中各标号:1-D触发器、2-JK触发器、3-T触发器、V1~V5-与非门、M-异或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D、JK、T触发器间的转换方法,包括JK触发器2转换为D触发器1的方法、K触发器2转换为T触发器3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