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增殖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1948.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崔恒宓;胡序明;陈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10;C12N15/63;C12N15/11;A61K31/7105;A61K48/00;A61P37/04;A61P31/14 |
代理公司: | 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禽白血病病毒 反转录 内源性 新型免疫增强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干扰素 表达载体质粒 染色体基因组 表观遗传学 动物病毒学 核苷酸序列 细胞抗病毒 非编码RNA 技术鉴定 体外实验 病毒RNA 免疫学 新手段 增殖的 长链 反义 构建 应答 增殖 克隆 病毒 激活 抵抗 开发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动物病毒学、免疫学、表观遗传学和新型免疫增强剂开发领域,提供了一种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增殖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RNA来源于鸡1号染色体基因组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衍生的反义长链非编码RNA,采用RACE和PCR克隆技术鉴定后,将其命名为lnc‑ALVE1‑AS1,其cDNA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通过构建lnc‑ALVE1‑AS1过表达载体质粒,体外实验显示lnc‑ALVE1‑AS1可激活细胞抗病毒干扰素应答反应并抑制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增殖。本研究发明不仅提供了抵抗禽白血病病毒的新手段,也为禽白血病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免疫生物学领域和新型免疫增强剂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增殖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s)是基因组成分,被认为源于进化中感染生物体的反转录病毒。作为远古反转录病毒感染在宿主体内的残留,过去对它的功能不够了解,曾将其视为垃圾DNA(Junk DNA)。直至最近有研究表明,某些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不仅对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具有重要作用,还可能与细胞天然免疫有关。
目前,在鸡基因组中已鉴定多种类型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但其基因组结构都与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类似。禽白血病病毒属于禽反转录病毒科C型肿瘤病毒,在自然界以内源性(ALVE)和外源性(如ALVA、ALVB、ALVC、ALVD和ALVJ)两种形式存在。禽内源性白血病病毒ALVE是最早发现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遗传抗性有关。特别是,来源于鸡1号染色体上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长度为7.5kb)与禽白血病病毒高度同源,可能与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和增殖具有一定关联。
最新研究发现,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转录物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的重要来源,具有激活干扰素应答反应的潜能。事实上,lncRNA在细胞生物学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lncRNA在对抗外源性反转录病毒增殖的作用机制将逐渐被阐明,有望成为抵抗外源性病毒的新型疫苗或免疫增强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增殖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RNA序列以及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反义长链非编码RNA(命名为lnc-ALVE1-AS1),所述lnc-ALVE1-AS1的cDNA序列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提供扩增lnc-ALVE1-AS1全长序列引物,其序列如下:,
lnc-ALVE1-AS1-F:5′-ATCTTTATGTTCCATTGTCATCGC-3′(SEQ ID NO.2)
lnc-ALVE1-AS1-R:5′-GCCATTTTACCATCCACCAC-3′(SEQ ID NO.3)
本发明提供构建lnc-ALVE1-AS1过表达载体质粒引物,其序列如下:
lnc-ALVE1-AS1-HindIII-F:
5′-aagcttATCTTTATGTTCCATTGTCATCGCTAAC-3′(SEQ ID NO.4)
lnc-ALVE1-AS1-XbaI-R:
5′-tctagaGCCATTTTACCATCCACCACATTG-3′(SEQ ID NO.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