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睾丸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2071.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5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汤冬冬;张贤生;曹云霞;贺小进;吴欢;魏兆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0/00;A61B17/34;A61B17/4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睾丸 刺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睾丸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包括内侧针头固定滑块、外侧针头固定滑块、内侧卡扣、外侧卡扣、内侧滑动凹槽、外侧滑动凹槽、内侧弹簧、外侧弹簧、控制按钮、保护壳体、内侧穿刺针以及外侧穿刺针。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多点睾丸穿刺针,可以通过多点活检穿刺穿出足够的组织一方面可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方便对睾丸生精功能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找出精子用于“试管婴儿”过程中的体外受精,对组织的破坏很小,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可成为新型的穿刺器械,在临床上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点睾丸穿刺针。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15%的育龄夫妇存在着不育的问题,其中男性因素约占到不育症的一半左右。而在男性不育中,无精子症无疑是最严重的问题。在无精子症的诊疗中,睾丸穿刺或者睾丸活检对于无精子症的诊断、分型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睾丸穿刺是近几年来发展的新技术,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于不孕不育治疗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需要通过睾丸穿刺取精或睾丸生精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因此对睾丸的穿刺的器械更新更加迫切。
现有技术中关于睾丸穿刺所用的器械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1.传统睾丸穿刺方法存在穿刺组织很少,一方面无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另一方便也降低了找到精子的概率。而睾丸活检虽然可获得较多的睾丸组织,满足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需要,但是一方面耗时较长,另一方面,一般只能选取某一点活检,不能代表整个睾丸的生精情况。
2.目前临床上做睾丸活检常采用一种程氏针,它是利用负压从针的侧孔将活检组织抽吸进活检针芯内,然后通过旋转活检针芯来获取活检组织。这种设备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抽取活体睾丸组织不理想的情况下,需要再次甚至多次对患者睾丸进行穿刺,直至取到理想的活体睾丸组织,病人极其痛苦,而且,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几率;
3.现有技术中的睾丸穿刺针一般包括针芯和针套管。在进行穿刺时,医护人员一手扶住睾丸,一手将针套管前端连同针芯一起刺入睾丸以获取睾丸组织、睾丸组织液。但在上述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两手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不固定的,一旦医护人员用力过大,则可能造成进针过深甚至穿透的现象,造成副损伤,另外,医护人员的手部或患者穿刺外的部位在进行操作时也容易被扎到,造成医源性损伤。
中国专利文献CN03203228.5,申请日20030213,专利名称为:多孔附睾穿刺针,公开一种多孔附睾穿刺针,它有针座,针座上安装针管,针管上开设通孔,针管上开设侧孔,针管端头呈斜面状,在针管的外侧壁上安装固定套,固定套一端与针座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的穿刺针,它在直接穿刺睾丸、改变切开术减少病人的痛苦、无创伤、不污染、不留后遗症的同时,具有容易掌握进针深度、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优点。但是关于一种可以通过多点活检穿刺穿出足够的组织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找出精子用于”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过程中取卵当天需要的精子,对组织的破坏很小,可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方便对睾丸生精功能进行评估,操作方便、安全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可以通过多点活检穿刺穿出足够的组织一方面可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方便对睾丸生精功能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找出精子用于“试管婴儿”过程中的体外受精,操作方便、安全的多点睾丸穿刺针,而关于中多点睾丸穿刺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多点活检穿刺穿出足够的组织一方面可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方便对睾丸生精功能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找出精子用于“试管婴儿”过程中的体外受精,操作方便、安全的多点睾丸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2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沉积腔室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拉功能的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