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2342.4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颖;周洪水;吴震宇;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G01L9/06;B29C70/3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测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纤维增强织物的织造过程中,在支撑结构表面,将电极底座固定在所需位置;在织造开始后,控制需要连接电极的碳纤维,使之落在电极底座上的卡槽中;织造结束后,将电极顶盖安装在底座上,并确保碳纤维被固定在电极中;
(2)在树脂注塑阶段,将表面制备好纤维增强织物的支撑结构放入注塑模具中,确保电极高度能够使其顶盖表面与模具内表面完全重合;注塑结束后,等树脂固化后将复合材料从模具中取出并与支撑结构分离,然后用砂纸将电极表面残余的树脂去掉,并将测量导线与电极连接;
所述的电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设计制造:
(1)电极材料选用金属铜或铝,包括底座与顶盖两个部分;
(2)电极底座与支撑结构表面连接,电极底座底部下表面形状与表面需要布置电极的位置一致;底座上部为一表面有螺纹的圆筒,该圆筒由一个垂直切口分为左右两半;该垂直切口方向与碳纤维轴向一致,以确保碳纤维在织造过程中可以顺利落在切口中;
(3)电极顶盖与注塑模具内表面连接,且顶盖上表面形状与模具内表面所要接触位置的形状保持一致;顶盖下部为一内表面设螺纹的圆筒,且螺纹各尺寸能与底座螺纹配合;
(4)电极底座与顶盖安装在一起,碳纤维初始位置即固定在切口中,底座固定在支撑结构表面,顶盖上表面与模具内表面贴合;
所述的电极表面需要经过如下处理:电极底座的底部上表面、电极顶盖的顶部下表面及圆筒外表面喷涂绝缘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芯轴或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2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