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钢轨断轨监测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83589.8 申请日: 2017-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7856702B 公开(公告)日: 2023-08-18
发明(设计)人: 王李萍;邓建辉;胡昌林;蔡精灵;姚浪;拱新星;唐永辉;张健丰;田刚;周建军;朱明;周鑫;贺兵强;范景祥;童喆敏;张长生;吴旺生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铁路通信信号厂有限公司;上海新海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1L23/04 分类号: B61L23/04
代理公司: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王松
地址: 330026 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铁路 钢轨 断轨 监测 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铁路钢轨断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轨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收发器、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服务器、至少一客户端,各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客户端为电脑或移动终端,服务器通过短信或消息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至客户端,客户端通过短信或APP的方式接收报警信息;各收发器将钢轨作为导线相连,部分收发器作为管理模块,与服务器进行远程通讯;管理模块通过TCP服务,将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将处理结果在客户端上显示;

将待监测钢轨分为至少一钢轨监测区间,各钢轨监测区间的两端分别设有短路线;或者,不设置短路线,两端的第1接收器、第n收发器分别连接监测区间的两端;

各钢轨监测区间分布设置若干收发器,相邻收发器与对应钢轨连接处之间钢轨的距离为0.5~1km,第1收发器、第n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距离对应短路线与钢轨的连接处40~80m;

位于钢轨监测区间第一端的收发器作为第1收发器;所述第1收发器、第n收发器相比普通收发器,增加485通信电路、GPRS通讯模块,第1收发器、第n收发器通过485通信电路向GPRS通讯模块发送帧格式数据,通信波特率为2400bps,GPRS通讯模块收到数据通过TCP向控制中心发送数据;

各收发器以钢轨作为导线、自第1收发器至第n收发器进行接力载波通讯,传输中心频率为13.5KHz的载波通信信号;当钢轨断裂时,载波信号接收电平、发射电平产生变化,经采集记录并接力发送相关信息至管理模块,管理模块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分析处理;服务器通过接收的数据判断两个相邻的收发器与钢轨连接处之间的钢轨是否有断轨;

各钢轨监测区间的收发器进行接力载波通讯,每间隔设定时间t依次循环发送状态,或者在接收到设定收发器发送的数据后发送设定数据;

第2收发器接收第1收发器发送的数据并保存;第i-1收发器、第i收发器接收第i-2收发器发送的数据并保存;第1收发器接收第2收发器、第3收发器发送的数据并保存;其中,3≤i≤n,n为该钢轨监测区间每组收发器的个数;

各收发器发送自身信息数据并转发其接收的其他收发器发送的数据;自身信息数据包括唯一标识数据、自身发射电平数据、监测并获取的自身电池电量数据、监测并获取的防雷装置状态数据;

各收发器一直处于以时间t为周期的循环发送状态,时间未到时处于接收状态;第1收发器的时间先到达,第1收发器发送自身信息数据,包含“编号1的5字节数据”;第2收发器接收到“编号1的5字节数据”,并保存,同时开始发送自身信息数据,包含“编号2的5字节数据”,并转发第1收发器发送的包含“编号1的5字节数据”的数据;第3收发器接收到“编号1的5字节数据”或者“编号2的5字节数据”,开始发送自身数据,包含“编号3的5字节数据”,并转发第2收发器发送的包含“编号2的5字节数据”的数据和第1收发器发送的包含“编号1的5字节数据”的数据;以此类推到n个;

钢轨正常无断裂情况下,钢轨传输信息能正常到达,第i收发器接收第i-2收发器和第i-1收发器发送的接收电平都不为0;第i-2收发器、第i-1收发器及第i收发器本身发射电平也不为0;所有收发器发送及接收的数据均能正常;

如果钢轨出现断轨现象,若第i-1收发器与钢轨的触点、第i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之间的钢轨发生断轨现象,则第i收发器接收第i-2收发器和第i-1收发器发送的接收电平都降为0或者大幅下降;

如果钢轨出现断轨现象,若第i-2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第i-1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之间的钢轨发生断轨现象,则第i收发器接收第i-1收发器的接收电平正常,但接收第i-2收发器发送的接收电平降为0或者大幅下降;

若第1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第2收发器与钢轨的连接处之间的钢轨发生断轨现象,则第2收发器接收第1收发器发送的接收电平都降为0或者大幅下降;

除第1收发器外,所有收发器工作有四种状态: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即等待接收信息数据状态、数据信息接收状态、采集自身电平并发送数据信息状态、转发其他收发器数据信息状态;

(1)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即等待接收信息数据状态:

由于晶振启振时间会略有差别,而为了让收发器依次顺序的进行数据发送而不产生冲突,在收发器上电时候设置一个第一次上电自主发送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只进行一次倒计时,以后就不再使用,当第一次上电自主发送时间倒计时结束,收发器自主发送一次数据信息,发送完成后则正式进入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收发器在在此状态下,如果倒计时还没有到达,则基本处于空闲状态,处于接收其他收发器信息数据的状态;假设不能接收其他收发器的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收发器会以间隔设定可变时间循环发送本身的数据信息给其他收发器;

(2)数据信息接收状态:

当收发器处于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即等待接收信息数据状态时,接收到前收发器或者前前收发器的数据信息,则收发器进入数据信息接收状态;此状态下收发器接收前或者前前收发器数据信息并保存在缓存区,并根据接收的是前或者前前收发器的数据而更改自主发送数据的倒计时时间计数器,使其缩短,即相应提前自主发送数据,相当于使后面的收发器跟这前面的收发器立即发送数据信息;

(3)采集自身电平并发送数据信息状态:

在修改了自身自主发送数据的倒计时计数器后,倒计时完成时,进入到数据信息发送状态;收发器在此状态下,收发器采集自身发送电平,自身电池电压状态,防雷器状态并把数据存储在相对应的缓冲区中,并根据状态清除或者设置相应的数据位,数据整理完毕后启动载波模块在数据信息发送出去;为了确保成功发送自身数据信息,将自身数据信息发送若干遍;

(4)转发其他收发器数据信息状态:

收发器将本身数据信息通过载波模块发送完成后则进入转发其他收发器数据信息状态;收发器在此状态下将前面收发器处于数据信息接收状态下接收到的前或者前前收发器的数据信息通过载波模块以5字节一次的形式转发到其他收发器;

第1收发器能够通过485通信电路与GPRS通讯模块进行通信,上传接收到的第2收发器和第3收发器的数据信息;

第1收发器处在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即等待接收信息数据状态时,会间隔3.75秒进行自身发射电平采集,并保存列车通过产生的高电平,在自主发送数据时,把高电平数据发送出去;第1收发器处于数据信息接收状态时,会接收第2收发器和第3收发器的接收电平并保存,在自主发送数据完成后,通过GPRS通讯模块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第n收发器处在主动发送数据倒计时状态即等待接收信息数据状态时,会间隔5秒进行自身发射电平采集,并保存列车通过产生的高电平,在自主发送数据完成后,通过GPRS通讯模块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由于钢轨直接暴露在地表,对于半自动闭塞区间来说,钢轨正上方没有避雷针,雷击发生时,雷电流会通过钢轨导入大地,对于和钢轨直接相连的设备来说,雷电防护显得比较重要;收发器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浪涌保护器SPD若损坏,收发器会立即报警提示;

收发器还设有电池电路检测电路,用来检测电池电量,若电池电量过低,收发器会上报电池电量低的警示,提醒及时更换电池;

收发器采用逐个传递信息的方式形成链路,通过链路的通断,接收信息以及信号强度来判断钢轨断轨,是否压轨;由于天气原因导致道床电阻不一,接收信号强度发生也会随之变化;

通过3个收发器判断是否存在断轨点:第i-2收发器通过钢轨发送数据,第i-1收发器通过钢轨发送数据;第i收发器通过钢轨接收第i-2收发器、第i-1收发器的钢轨载波信号,若接收信号的状态0,并在持续等待的设定时间内接收信号的状态一直为0,则判断出现断轨故障;

通过3个收发器判断设备收发器好坏或者列车通过;若第i收发器接收到第i-1收发器的钢轨载波信号的状态为0,再根据接收到第i-2收发器的钢轨载波信号状态进行进一步判断;若接收到第i-2收发器的钢轨载波信号状态为1或者2,判断第i-1收发器损坏;若接收到第i-2收发器的钢轨载波信号状态为载波发送电平变大,则判断为列车通过状态;

所述收发器包括太阳能充电板、充电管理器、可充电电池,太阳能充电板通过充电管理器连接可充电电池;

所述收发器均包括主控制器电路、收发指示灯电路、选频电路、载波信号调制电路、防雷检测电路、接收电平大值检测电路、设备ID识别电路、振荡源电路、发射功率检测电路、恒流源电路、电源开关监测电路、稳压线性电源电路、载波模块;所述第1收发器、第n收发器相比普通收发器增加485通信电路、GPRS通讯模块;

所述主控制器电路分别连接收发指示灯电路、防雷检测电路、接收电平大值检测电路、设备ID识别电路、振荡源电路、发射功率检测电路、电源开关监测电路、载波模块;

所述选频电路分别连接载波信号调制电路、接收电平大值检测电路,载波信号调制电路连接发射功率检测电路,发射功率检测电路连接恒流源电路,电源开关监测电路连接稳压线性电源电路;

所述主控制器电路包括单片机U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二六电阻R26、第四一电阻R41;单片机U5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单片机U5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单片机U5的第六管脚接地,单片机U5的第七管脚连接3.3V电源电压,单片机U5的第九管脚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接收电平小值;单片机U5的第十七管脚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压,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单片机U5的第二一管脚连接第四一电阻R41,单片机U5的第二二管脚连接第二六电阻R26;单片机U5的第二三管脚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单片机U5的第二八管脚连接3.3V电源电压,单片机U5的第二九管脚接地;

收发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一LED灯D13、第二LED灯D14、第三三电阻R33、第三四电阻R34、第三五电阻R35、第三六电阻R36;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第三三电阻R33连接单片机U5,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第三四电阻R34连接单片机U5;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第三五电阻R35连接第一LED灯D13,第八三极管Q8通过第三六电阻R36连接第二LED灯D14;第一LED灯D13、第二LED灯D14分别连接3.3V电源电压;

所述选频电路包括第七放大器U4A、第八放大器U4B、第十一电容C11、第十四电容C14、第二十电容C20、第二三电容C23、第二四电容C24、第二六电容C26、第三二电容C32、若干电阻;

所述第七放大器U4A的电源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七放大器U4A的接地端接地;第七放大器U4A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七电阻R67的第一端、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第七放大器U4A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三电容C23的第二端、第五四电阻R54的第二端,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四电阻R54的第一端;第七放大器U4A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八放大器U4B的正输入端、第二四电容C24的第一端、第五九电阻R59的第二端、第六四电阻R64的第一端;

第六七电阻R6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六电容C26的第一端、第六二电阻R62的第一端、第六八电阻R6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六电容C26的第二端连接接收电平大值检测电路,第六二电阻R62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三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六十电阻R60的第二端、第五八电阻R58的第一端、第六三电阻R63的第一端;第六三电阻R63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八电阻R58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六十电阻R6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载波信号调制电路;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二端连接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六一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二端、第六一电阻R61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八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八电阻R6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一端;第五九电阻R59的第一端、第三二电容C32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三二电容C32的第二端、第五九电阻R59的第二端、第二四电容C2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放大器U4B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五五电阻R55的第二端、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二端连接第五五电阻R55的第一端;

所述载波信号调制电路包括第一N型MOS管Q1、第二N型MOS管Q2、第一耦合变压器T1、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第七二极管D7、第三电容C3、若干电阻;

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耦合变压器T1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N型MOS管Q2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

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极连接第四四电阻R44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三八电阻R38的第一端;第四四电阻R44的第二端、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连接发射功率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耦合变压器T1的第二端连接钢轨,第一耦合变压器T1的第一端通过并联的第四电阻R4及第三电容C3连接钢轨,第一耦合变压器T1的第四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一耦合变压器T1的第五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一N型MOS管Q1的漏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第一N型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四十电阻R40的第一端;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二端、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第一N型MOS管Q1的源极连接发射功率检测电路;

所述防雷检测电路包括防雷器裂化采集口、第九二极管D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十二电阻R12;防雷器裂化采集口的第一端接地,防雷器裂化采集口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压;

所述接收电平大值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1B、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二电容C12、第二五电容C25、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二电阻R22、第二四电阻R24;

所述第二六电容C26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放大器U1B的正输入端、第二四电阻R24的第一端,第二四电阻R24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放大器U1B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二电阻R22的第二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二二电阻R22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第二五电容C25的第一端、单片机U5;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第二五电容C2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设备ID识别电路包括若干识别单元,识别单元包括电阻R、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单片机U5连接电阻R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阻R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电压,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振荡源电路包括第一晶振Y1、第四电容C4、第六电容C6、第二晶振Y2、第十三电容C13、第二二电容C22;

所述第一晶振Y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一晶振Y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晶振Y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第二晶振Y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电容C22的第二端,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第二二电容C22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发射功率检测电路包括第一MOS放大器U1A、第二二极管D2、第五电容C5、第三五电容C35、若干电阻;

所述第一N型MOS管Q1的源极、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连接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一端、第二五电阻R25的第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二端、第二五电阻R2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MOS放大器U1A的正输入端、第三五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三五电容C35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MOS放大器U1A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一电阻R21的第二端、第二七电阻R27的第一端,第二七电阻R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放大器U1A的电源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一MOS放大器U1A的接地端接地;

第一MOS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一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三九电阻R39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单片机U5;第三九电阻R39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三P型MOS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九三极管Q9、基准源Q10、第十五电容C15、第二七电容C27、第三一电容C31、第二九电容C29、第三三电容C33、第三四电容C34、若干电阻;

所述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二端连接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二电阻R42的第二端、第四七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二九电容C29的第二端;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五电阻R45的第二端、第五十电阻R50的第一端、基准源Q10的第二端;基准源Q10的第一端接地;第五十电阻R50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电阻R43的第一端,第四三电阻R43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五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电压;

所述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三P型MOS管Q3的漏极、第三三电容C33的第一端、第三四电容C34的第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一端、第二七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一电容C31的第一端、第四二电阻R42的第一端;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一端、第三P型MOS管Q3的栅极,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第三P型MOS管Q3的源极连接5V电源电压;

所述485通信电路包括485芯片、第一双向TVS二极管D17、第二双向TVS二极管D18、第三双向TVS二极管D19、第一空气放电管F1、第一自恢复保险PPTC1、第二自恢复保险PPTC2、第三十电容C30、第十一电阻R11、第五一电阻R51;

所述485芯片的第二管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5V电源电压,485芯片的第二管脚连接单片机U5、485芯片的第三管脚;485芯片的第一管脚、第四管脚连接单片机U5,485芯片的第五管脚接地;485芯片的第八管脚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三十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三十电容C30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485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第三双向TVS二极管D19的第一端、第一双向TVS二极管D17的第一端、第一自恢复保险PPTC1的第一端;所述485芯片的第七管脚连接第三双向TVS二极管D19的第二端、第二双向TVS二极管D18的第二端、第二自恢复保险PPTC2的第一端;第一双向TVS二极管D17的第二端、第二双向TVS二极管D18的第一端接地;

第一自恢复保险PPT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空气放电管F1的第一端、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一端、单片机U5;第二自恢复保险PPTC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空气放电管F1的第二端、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二端、单片机U5;

所述电源开关监测电路包括第五P型MOS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四二极管D4、第十六电容C16、第二一电容C21、若干电阻;

电池接口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电池接口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五P型MOS管Q5的漏极、稳压线性电源电路;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五P型MOS管Q5的栅极、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5V电源电压,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第五P型MOS管Q5的源极连接稳压线性电源电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二一电容C21的第一端、单片机U5;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第二一电容C2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稳压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十二LED灯D1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八电容C18、第二八电容C28、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五电阻R15;

所述第二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芯片U2的接地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3.3V电源电压、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二八电容C28的第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一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二八电容C28的第二端、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第五P型MOS管Q5的源极,第三芯片U3的接地端接地,第三芯片U3的输出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LED灯D12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二端、第十二LED灯D12的负极接地;

所述载波模块包括信号接收电路、振荡源电路、载波调制解调控制电路、本振电路、接收电平小值检测电路、载波输入电路、载波解调输出电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分别连接载波调制解调控制电路、本振电路、接收电平小值检测电路、载波输入电路、载波解调输出电路;载波调制解调控制电路连接振荡源电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零二芯片U102、鉴频器Y103、陶瓷滤波器Y102、第一零四电容C104、第一零五电容C105、第一零六电容C106、第一零九电容C109、若干电阻;

所述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四管脚连接电源电压VCC,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三管脚连接陶瓷滤波器Y102的第一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五管脚连接陶瓷滤波器Y102的第五端,陶瓷滤波器Y102的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连接电源电压VCC;

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六管脚连接第一零六电容C106的第二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七管脚连接第一零五电容C105的第二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零三电阻R103的第二端、鉴频器Y103的第二端;第一零六电容C106的第一端、第一零五电容C105的第一端、第一零三电阻R103的第一端、鉴频器Y103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CC、第一零二电阻R102的第二端、第一零九电容C109的第一端、第一零四电容C104的第一端;第一零二电阻R102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电压,第一零九电容C109的第二端、第一零四电容C10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一管脚连接本地电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九管脚连接载波解调输出电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十三管脚连接接收电平小值检测电路,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十五管脚接地,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十六管脚连接载波输入电路;

所述振荡源电路包括第一零一晶振Y101、第一零二电容C102、第一零三电容C103;所述第一零一晶振Y1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零二电容C102的第二端,第一零一晶振Y10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零三电容C103的第二端,第一零二电容C102的第一端、第一零三电容C103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载波调制解调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零一芯片U101、第一零一电容C101、第一一八电容C118、若干电阻;

第一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一八电容C118接地;所述第一零一芯片U101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一零四电阻R104连接第一零一电容C101的第二端、第一零一电阻R101的第一端;第一零一电容C101的第一端接地,第一零一电阻R101的第二端连接5V电源电压;

所述本振电路包括第一一零电容C110、第一一四电容C114、第一一五电容C115、第一一六电容C116、第一一三电阻R113、第一一四电阻R114、第一一五电阻R115;

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一零电容C110的第二端,第一一零电容C11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一五电阻R115的第二端、第一一六电容C116的第一端,第一一五电阻R11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一四电阻R114的第二端、第一一五电容C115的第一端,第一一四电阻R11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一三电阻R113的第二端,第一一四电容C114的第二端、第一一五电容C115的第二端、第一一六电容C1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接收电平小值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零七电容C107、第一一一电阻R111;

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十三管脚连接第一零七电容C107的第一端、第一一一电阻R111的第一端,第一零七电容C107的第二端、第一一一电阻R11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载波输入电路包括第一零一二极管D101、第一零二二极管D102、第一一一电容C111;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一一一电容C111的第一端,第一一一电容C1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零一二极管D101的负极、第一零二二极管D102的正极,第一零一二极管D101的正极、第一零二二极管D102的负极接地;

所述载波解调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一二电容C112、第一零五电阻R105、第一零八电阻R108、第一一零电阻R110;

第一零二芯片U102的第九管脚连接第一零八电阻R108的第一端,第一零八电阻R108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一二电容C112的第一端、第一一零电阻R110的第一端,第一一二电容C11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一零电阻R11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零五电阻R105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铁路通信信号厂有限公司;上海新海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铁路通信信号厂有限公司;上海新海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5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