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密短行程气缸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4691.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鸿科;单军波;严瑞康;单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行程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密短行程气缸。
背景技术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的机件,是自动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执行元件之一,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人所熟知。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气缸,在运行过程中因一些缓冲、防撞、压力等因素,使得气缸工作时行程公差一般都比较大,无法在精密的短行程控制系统中使用,或者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对于方向盘、仪表盘的高度进行调节,由于其调节行程较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则难以实现,因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故有必要对现有气缸的结构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密短行程气缸,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适用于高精密短行程调节,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密短行程气缸,包括缸体、端盖及活塞组件,所述缸体与所述端盖配合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的前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气室,所述缸体设置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
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对插于所述活塞内,且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同轴配合,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后端穿出所述端盖;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合滑片,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开合滑片配合的第二开合滑片,所述第一开合滑片与所述第二开合滑片之间形成有“V”形间隙,所述“V”形间隙内活动抵设有钢珠,所述活塞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钢珠相抵配合的挤压面,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后端设置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端盖的前端面止挡配合;
当所述活塞在所述气室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后移时,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挤压面释放所述钢珠,并且所述第二活塞杆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开合滑片使所述钢珠朝远离所述第二活塞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第二活塞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塞杆前移;当所述活塞在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前移复位时,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挤压面压迫所述钢珠,使所述钢珠朝靠近所述第二活塞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钢珠通过所述第二开合滑片沿轴向推抵所述第二活塞杆,此时所述第二活塞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塞杆后移。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座及所述复位弹簧由前至后依次抵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端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座与所述端盖之间抵设有两个所述复位弹簧,且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相互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通过端盖卡簧与所述缸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面为由前至后逐渐朝所述活塞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内壁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钢珠配合的退让槽,所述挤压面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退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内壁的后端设置有保持面,所述挤压面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保持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均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壁凸设有与所述钢珠配合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伸入于所述“V”形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合滑片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二开合滑片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配合形成所述“V”形间隙,所述钢珠抵设于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塞杆外部的活塞杆卡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密短行程气缸,通过设置相对插设在活塞内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使第一活塞杆与缸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开合滑片,第二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开合滑片,第一开合滑片与第二开合滑片配合形成的“V”形间隙内设置钢珠,并在活塞的内壁设置与钢珠相抵的挤压面,工作状态下,当活塞在气压作用下后移时,活塞对钢珠的压迫力降低,第二活塞杆在外力作用下通过第二开合滑片推动钢珠,使钢珠朝远离第二活塞杆轴线的方向移动,第一开合滑片与第二开合滑片之间的间距减小,此时第二活塞杆相对于第一活塞杆前移,实现第二活塞杆的回缩;当活塞复位时,活塞对钢珠的压迫力增大,钢珠朝靠近第二活塞杆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开合滑片与第二开合滑片之间的间距增大,此时第二活塞杆相对于第一活塞杆后移,实现第二活塞杆的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