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4715.1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姚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莉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5/00;A23L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压缩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食品的成型方法,具体为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含有脱氧核糖核酸、氨基酸、酶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和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
现有技术中通用的银耳干燥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水洗后自然干燥和加热干燥成自然朵型。但操作过程中木耳的体积大,储存,运输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这一传统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是采用热风烘干工艺,但在烘干过程中银耳往往出现褐变,不能保持天然洁白色泽,降低了商品感官质量。为了使银耳产生洁白色泽,在热风烘干的基础上出现了硫磺熏制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产品硫残余,从而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也有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银耳加工,但由于真空冷冻设备造价高,运行能耗大,因而不能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5.28日公开一种“方便银耳”的发明专利,这种方便银耳是将银耳经过干燥、粉碎、膨化、干燥、粉碎几步工序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在将银耳膨化之前,对银耳干燥,使银耳含水量为 10%-25%,将处理的银耳粉碎。粒度为2-200目。这种方便银耳能快速、方便、安全地食用,而且可以作为原料再制作成若干相关的产品。但它对银耳进行了粉碎和膨化,粉碎使得银耳的完整性被破坏,即使遇水后也难以复原,破坏了银耳的整体性于美观性;膨化后增大了银耳的体积,不利于银耳的包装与运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
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新鲜银耳挑选整理,剔除银耳耳脚及杂质;
b.将从步骤获得的银耳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30-45min;
c.将步骤b中混合的银耳根据不同产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称量,之后将称量好的银耳混合物放入包装;
d.将步骤c中得到装有银耳混合物的包装进行压缩,压缩的压力范围为25-35kg/cm2,压缩时间5-8秒;
e.将步骤d中得到的压缩半成品放在在90-95℃的高温下,干燥20-30分钟,干燥后的成品水份范围为15-19%。
所述步骤b中用到的混合银耳的设备为低速翻料机。
所述步骤d中用到的压缩机为低温压缩机,保证银耳在压缩的时候不会因高温变质。
所述步骤e中用到的干燥机为红外线干燥机,保证银耳在不变质的情况下被快速地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直接对采摘的新鲜银耳进行加工,方便快捷;对混合计量后的银耳进行压缩后减小了银耳的体积,经过干燥后减小其质量,有利于成品银耳的运输携带。
2.本发明干燥后的成品银耳保持水分15-19%,在降低银耳的水湿性的情况下保证了一定的水活性,使得成品银耳在遇水后具有复原性;
3.本发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本产品对人体健康无毒害;整个工艺包括选材、混合、计量、压缩、干燥和包装六个步骤,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新鲜银耳挑选整理,剔除银耳耳脚及杂质;
b.将从步骤获得的银耳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30-45min;
c.将步骤b中混合的银耳根据不同产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称量,之后将称量好的银耳混合物放入包装;
d.将步骤c中得到装有银耳混合物的包装进行压缩,压缩的压力范围为25-35kg/cm2,压缩时间5-8秒;
e.将步骤d中得到的压缩半成品放在在90-95℃的高温下,干燥20-30分钟,干燥后的成品水份范围为15-19%。
实施例2:
一种银耳压缩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新鲜银耳挑选整理,剔除银耳耳脚及杂质;
b.将从步骤获得的银耳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30-45min;
c.将步骤b中混合的银耳根据不同产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称量,之后将称量好的银耳混合物放入包装;
d.将步骤c中得到装有银耳混合物的包装进行压缩,压缩的压力范围为25-35kg/cm2,压缩时间8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莉,未经姚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