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4718.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化海;冯丹;涂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2;E04H17/1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施工围挡较为常见的是利用铁皮板进行固定环绕施工范围一周,以避免车辆、动物或无关人员的误入,还有就是利用塑料板进行并排围绕施工现场进行构成围挡,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的弊端,其中利用铁皮板的方式通常在施工完毕后进行拆卸时很大程度上会将铁皮板损坏,而导致其无法二次利用,非常不经济,另外,现有的塑料板围挡多为采用注水的形式进行加重使其稳定竖立,这种方式虽然大大提高了围挡的回收便利性和布设效率,然后其在进行注水时,通过需要逐个加水,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人力进行处理,另外,就是对于一些不平坦或泥土路面的施工时,采用塑料板围挡的话,很容易因为放置平台不平整而导致塑料板围挡侧翻,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节约人力和实施可靠的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所述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将装置主体的中空结构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隔板,所述的隔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二管堵。
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形内凹部且所述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形内凹部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内凹部和第二环形内凹部且所述第一环形内凹部和第二环形内凹部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为硅橡胶或丁腈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雾化喷头。
进一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嵌设有若干条防滑胶条,所述防滑胶条突出装置主体下端面的高度为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板除尘装置
- 下一篇:医用导管组件削管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