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4799.9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主;姚孝庭;郑会林;邱天友;马寅洲;王斌;吴红梅;呼唤;曾浩;宋夫国;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璐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激光 对射 报警 人体 静电 释放 装置 | ||
1.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设置的激光发射人体静电释放器(1)和激光接收人体静电释放器(2),所述激光发射人体静电释放器(1)包括中空的第一立柱(3)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3)顶部的第一触摸球(4),所述第一触摸球(4)内设有第一人手触摸感应极板(5)、控制器(6)以及报警器(7),所述第一立柱(3)内设有无线数据发射器(8),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8)与所述报警器(7)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激光接收人体静电释放器(2)包括中空的第二立柱(9)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9)顶部的第二触摸球(10),所述第二触摸球(10)内部设有第二手触摸感应极板(11),所述第一立柱(3)和所述第二立柱(9)相对一侧开设有一对小孔,所述第一立柱(3)的所述小孔内设有激光发射器(12),所述第二立柱(9)的所述小孔内设有与所述激光发射器(12)对应的激光接收器(13),所述第一人手触摸感应极板(5)、所述报警器(7)、所述第二手触摸感应极板(11)、所述激光发射器(12)以及所述激光接收器(13)通过线缆均与所述控制器(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球(4)和所述第二触摸球(10)均连接有接地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底部设有第一底座(15),所述第二立柱(9)底部设有第二底座(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球(4)和所述第二触摸球(10)均通过法兰和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3)和所述第二立柱(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手触摸感应极板(5)和所述第二手触摸感应极板(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摸球(4)和所述第二触摸球(10)的顶部,所述第一人手触摸感应极板(5)和所述第二手触摸感应极板(11)均由两块电容极板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球(4)和所述第二触摸球(10)均为静电亚导体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为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激光对射报警型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7)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7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焊接时所需佩戴的防静电手腕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神经刺激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