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多用燃料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4892.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伟军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多用 燃料 锅炉 | ||
一种燃气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在燃烧室的侧壁设有维修口,所述的锅筒包括中间锅筒本体,在中间锅筒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锅筒内烟管,内烟管构成三回程烟道;燃烧室为一回程烟道;在燃烧室与锅筒下部之间为二回程烟道,通过优化布置燃烧室与烟道,通过过水管束和管管之间的连接鳍片形成管墙。其整体结构性好,生产制造方便,燃烧环境得到充分改善,烟速适中,燃料燃烧充分,有害物质排放低,达到环保要求。维修方便,无维修死角。任何部位都可快速维修。且维修质量较高。锅炉尾部排出的高温烟气可回流利用,提升炉膛温度,减小过量空气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一种燃气多用燃料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WNS燃气锅炉有以下特点:
1、回燃室前后管板,维修困难,甚至无法维修。
2、燃烧室容积不够,烟速太快,氮氧化合物排放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燃烧环境得到充分改善,烟速适中,燃料燃烧充分,有害物质排放低,达到环保要求的燃气多用燃料锅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燃气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在燃烧室的侧壁设有维修口,其特点是:
所述的锅筒包括中间锅筒本体,在中间锅筒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锅筒内烟管,内烟管构成三回程烟道;
前管板的前方设有前烟箱,后管板的后方设有后出烟口,
所述的燃烧室包括并排设置在锅筒下方的左下纵集箱管、右下纵集箱管、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下横集箱和后下横集箱连接构成底框架,左、右上纵集箱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上横集箱和后上横集箱连接构成上框架,在左、右下纵集箱管之间通过密布的下墙管连接,在左、右上纵集箱管之间通过密布的顶棚管连接,相邻顶棚管之间通过鳍片焊接连接,在下墙管和顶棚管之间的通道构成燃烧室的第一回程烟道;顶棚管与锅筒之间的通道构成燃烧室的第二回程烟道;
在靠近后上横集箱的顶棚管处留有烟气由第一回程烟道上升至第二程烟道的过烟口,
前下横集箱向上与前上横集箱之间通过前墙管转接,前墙管的管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构成第一回程烟道的前墙,燃烧器接口设在前墙上;
后下横集箱向上与后上横集箱之间通过后下墙管转接,后下墙管的管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构成第一回程烟道的后墙;
左、右下纵集箱管向上分别通过左、右下墙管与左、右上纵集箱管连接,左下墙管及右下墙管的管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构成第一回程烟道的左右侧壁;
左、右上纵集箱管向上通过左、右上外墙管与锅筒连接,左上外墙管及右上外墙管的管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构成第二回程烟道的左右侧壁;
后上横集箱向上与锅筒之间通过后上墙管转接,后上墙管的管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构成第二回程烟道的后墙;
第二回程烟道的前端直接与前烟箱相连通,形成烟气由第二回程烟道至第三程回程烟道的过烟通道;
在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后端分别设有向上与锅筒直通的下降管;在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端分别设有向上与锅筒直通的上升管。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下降管设置在燃烧室后墙的外部。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上升管设置在前墙的两侧向上穿过前烟箱与锅筒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伟军,未经仲伟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辅助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风向标对中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