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5025.8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薛源;施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沄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酸性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采用厌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第二部分采用多级循环脱氮法处理,第一部分包括调节池(1)、发酵罐(2)、超声波降解池(3)和固液分离器(4),原水进管(5)连接所述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发酵罐(2),所述发酵罐(2)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固液分离器(4),第二部分包括厌氧池A(6)、好氧池A(7)、厌氧池B(8)、好氧池B(9),MBR膜池(10)和出水池(11),所述固液分离器(4)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厌氧池A(6),所述厌氧池A(6)与所述好氧池A(7)相连通,所述厌氧池A(6)的水进入所述好氧池A(7),所述好氧池A(7)内的水又通过一级回流管(12)回流到所述厌氧池A(6),所述好氧池A(7)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厌氧池B(8),所述厌氧池B(8)与所述好氧池B(9)相连通,所述厌氧池B(8)的水进入所述好氧池B(9),所述好氧池B(9)内的水又通过二级回流管(13)回流到所述厌氧池B(8),所述好氧池B(9)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出水池(11),所述出水池(11)后连接到出水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2)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过热换器(14),所述发酵罐(2)的出水管连接在下端,所述发酵罐(2)的上端连接沼气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的上端设有旋转驱动装置(16),中心杆(17)穿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6)以及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连接到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的内部,所述中心杆(17)的上端电连接到超声波发生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6)带动所述中心杆(17)旋转,所述中心杆(17)的中间空心结构为加药道(19),降解剂从所述加药道(19)进入所述超声波降解池(3)内部,所述中心杆(17)的两侧均连接多个超声波发射头(20),左右两边的超声波发射头(20)错开排列,所述超声波发射头(20)通过电线(21)连接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8),所述电线(21)穿过所述中心杆(17)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二氧化铁13-15%、双氧水1-2%,亚硒酸钾2-4%,丁烯二酸3-5%,过碳酰胺3-5%,烷基苯磺酸2-4%,碳酸钠3-5%,谷胱甘肽1-3%,硫酸钙1-2%,苯扎氯铵1-3%,水52-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为双氧水稀释溶液,其浓度为2%-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2)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厌氧池A(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回流管(12)的回流量为50-100%,所述二级回流管(13)的回流量为2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器(4)分离出的液体通过管道流到所述厌氧池A(6),固体通过排渣管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管(5)和所述出水管(22)以及所有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到外部的控制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6)、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8)也连接到外部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沄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沄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50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