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85636.2 申请日: 2017-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7594007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张志年;张奎昌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300 江苏省徐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蒲公英 芦根 保健茶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同时还涉及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也随之提升,对健康的追求已成为国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之而来的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不断涌上市场,以满足人们健体的需求。但由于这些保健和功能性的产品多有配方不合理、辅料量大,功效单一、不确切,食用不方便等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食用欲望。饮茶是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利用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草药配制饮用茶,通过饮茶而达到健体保健的效果,不仅给人们增添了保健制品的选择,而且也给人们对保健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方式和方法。现今市场已有很多保健茶应市,针对美容养颜、减肥、降糖、降血脂等的需要已有很多产品在市场流通,供人们选用。然而,中药颤讲的是配伍应用而非是药物的随意组合,根据现代研究成果选择合理的配方配伍应用,使之制备的饮用茶能够发挥更好的饮用效果,是人们保健养生的需求,也是研发人员和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的必然选择。

作为采用蒲公英制作成茶,不仅能给人们饮用方便的食用方法,同时也为推广蒲公英的保健作用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市场有不同类型的蒲公英茶销售,作为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的茶并不多见。现有国家专利公开的有“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CN101297667A),具体公开了以蒲公英叶50-70%;蒲公英根丝:25-35%;灵芝丝:2-8%;野菊花:2-8%组成的蒲公英芦根保健茶,还公开了该种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国家专利还公开了“蒲公英茶及其制作方法”(CN102334577A)具体公开的蒲公英茶是由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根:干大枣:绿豆=4:1:1组成。其制作步骤为将鲜蒲公英根在﹣38℃-﹣4℃冷冻干燥,干至七分,在真空状态下将温度慢慢升到35℃-38℃至完全干燥,粉碎成颗粒备用;将大枣取核,同绿豆一起粉碎成颗粒,用文火炒制颜色变深,按照比例混合;通过双袋茶叶包装机 分装制成袋泡茶。该技术方案是利用冻干技术,更好地保留了蒲公英根的活性营养成分。然而,中药颤讲的是配伍应用而不是药物的随意组合,根据现代研究成果,选择合理的配伍应用,使制备的茶能够发挥更好的饮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蒲公英红茶与芦根配伍生产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对于红茶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全发酵茶,所谓发酵,实质是使茶叶中原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解于水,冲泡后形成红色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上,使叶片变成红色。将可食药用的食材制作成茶,是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制备饮制品的应用原料和方法。然而由于很多食药用原生植物的属性不同,生长习性和环境不同,其食药用植物的质地以及化学成分不同,在制茶过程中均采用茶叶制茶的延用方法,致使很多市售的茶类产品都是一种普遍的工艺方法,这不仅使各种茶类产品的口感不佳,均呈现有草青味或焦糊味,同时也因制备工艺中不顾及食药植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致使产品没有或失去原有的功能性效果,甚至产生有毒的副作用。现有蒲公英茶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文献资料中均有较多的报道,如中国专利CN1366829A公开的蒲公英根茶制作方法,其方法是将蒲公英的根洗净切成5毫米左右的小段,然后置于烤箱中,在200-300℃温度中烘干,取出后在蒸笼中蒸15分钟,取出后自然降温,然后用粉碎机粉碎使颗粒在3毫米以下,再放到炒锅中在500-1000℃的温度下,炒3分钟以上,炒至颜色为浅褐色为止,取出降至常温,即可包装。由此可见,虽然该技术方案已将蒲公英制作成用开水浸泡后颜色为酱红色的速溶茶,但其由于蒲公英的根部含有大量的白色汁液,切碎后,其汁液外溢,经高温后定会使其燋化,再将其在500-1000℃高温条件下炒制,燋化和碳化最终使蒲公英根的化学成分产生质的变化,其产品的口味为咖啡味,其营养丰富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在某中意义上来说,也不会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网络公开的蒲公英茶的做法是:(1)将蒲公英的叶子和杆分别择开,待用,(2)择好的蒲公英叶和杆,(3)蒲公英叶洗水后,撒盐泡3分钟,(4)控水,(5)切段,(6)铁锅烧热,蒲公英入锅,大火炒,(7)炒出水后,倒出多余水分,转中火炒干水分,(8)得蒲公英水分少时,转小火,用手抓炒,能感知茶炒制中对温度、湿度、火候的掌握,炒制方法同炒茶方法,(9)快成条了,成茶。该方法制作的蒲公英冲泡茶汤成黄褐色,苦涩味浓重。蒲公英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和常量矿物质,在利用常规的制茶方法进行高温炒制,由于高温状态下会使蒲公英所含的白色汁液、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成分产生质的变化,形成燋糊状物质,其纤维素物质也会产生燋化,导致其制成品外观呈燋糊状,冲泡茶汤浑浊不清,导致饮用性较差,影响人们对蒲公英茶难以接受的心理。为了能够使人们在得益于蒲公英的营养及保健效果,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一种新的制备蒲公英红茶的方法,使人们提升喜饮性的同时,也确保饮用时的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5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