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碳纳米管超滤膜的杀菌装置及其超滤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6106.X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一;朱刘勇;谢程程;山伯晋;王恩霞;刘偲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03 | 分类号: | A61L2/03;A61L2/26;B01D61/14;B01D67/00;B01D69/06;C02F1/44;C02F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超滤膜 杀菌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1)、导电上极板(2)、绝缘下极板(3),以及设于导电上极板(2)和绝缘下极板(3)之间的导电支撑板(4);
导电支撑板(4)和绝缘下极板(3)之间形成了能容纳透过液的第一腔体(5);
导电上极板(2)和导电支撑板(4)之间形成了能容纳带菌料液的第二腔体(6),所述第二腔体(6)的内腔高度为1-1.5厘米;
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对与电源部(1)相连接的导电电极(7);所述导电电极(7)分别和导电上极板(2)和导电支撑板(4)相连接,当接通电源时,导电上极板(2)和导电支撑板(4)之间会产生低压电场;
所述杀菌装置还设有能使带菌料液在第二腔体(6)内循环流动的进料口(8)和出料口(9);
所述导电支撑板(4)上覆盖有含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所述含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本身不具有杀菌作用;
所述电源部(1)为直流恒压电源,杀菌装置的工作电压为2-5V,工作电流为20mA-30mA,电场强度范围是1-5V/cm;
所述含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为平板膜;所述含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为含改性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所述含改性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由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改性碳纳米管、膜添加剂、有机溶剂和膜材料;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由原始碳纳米管、改性剂和水制成;
所述原始碳纳米管为:外管径:10nm~20nm;长度:10μm~30μm;纯度:>98wt%的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
所述改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酰氧基乙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膜添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吡咯烷酮、乙醇、氯化锂、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六甲基磷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膜材料为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上极板(2)和绝缘下极板(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板(4)嵌在绝缘下极板(3)的上端面,所述的导电支撑板(4)为多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上极板(2)是下底面敞口的中空柱形杯盖体,盖体的顶面设有所述进料口(8)和出料口(9);所述绝缘下极板(3)是上端面敞口的中空柱形杯盖体,盖体的下底面设有透过液出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上极板(2)、导电支撑板(4)和导电电极(7)的材料采用不锈钢304、不锈钢316或黄铜中的一种;
所述绝缘下极板(3)材料采用尼龙66、有机玻璃、聚醚醚酮或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5~1份原始碳纳米管、2~4份改性剂和10~20份水;
当原始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时,所述含改性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5-2.5份改性碳纳米管、0-20份膜添加剂、70-90份有机溶剂和10-30份膜材料;
当原始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时,所述含改性碳纳米管的超滤膜(10)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1-5份改性碳纳米管、0-20份膜添加剂、70-90份有机溶剂和10-30份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61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鱼蛋孵化箱
- 下一篇:一种甲鱼养殖饲料投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