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吸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6629.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鹏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吸墨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网孔中的油墨,必须在较大的压力下,才能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因此,凹版印刷的压印力要比凸印和其他印刷方式的压印力大。尽管如此,当纸张表面比较粗糙时,网孔中的油墨也难以和纸张全面接触,油墨不能很好地向承印物上转移,致使印刷的图文出现白点或细微线条再现性不好。虽然增大压力可以改善油墨的转移性,但压力的增大有一定限度,否则容易使压印滚筒的胶层损坏或使承印物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油墨转移率比一般压力下的油墨转换率提高许多,不仅使印刷品的细微层次得到很好的再现的静电吸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吸墨装置,具有纸带,纸带的上端设有压印滚筒,其下端设有印版滚筒,所述压印滚筒的上端设有与其配合的背压滚筒,所述压印滚筒的一端右上侧边处设有静电电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印滚筒的滚筒的外表面采用钢制材料制成的,所述压印滚筒外表面的上端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的上端设有导电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背压滚筒的端头部与机体连接处设有轴承,轴承与机体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背压滚筒通过压盖和螺栓固定在机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油墨转移率比一般压力下的油墨转换率提高许多,不仅使印刷品的细微层次得到很好的再现,而且可以降低印刷压力,因而可取得更好的油墨印刷效果,尤其适用于粗糙表面材料的印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压印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压滚筒与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纸带,2.压印滚筒,3.印版滚筒,4.背压滚筒,5.静电电极装置,6.绝缘层,7.导电橡胶层,8.机体,9.轴承,10.第二绝缘层,11.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静电吸墨装置,具有纸带1,纸带1的上端设有压印滚筒2,其下端设有印版滚筒3,所述压印滚筒2的上端设有与其配合的背压滚筒4,所述压印滚筒2的一端右上侧边处设有静电电极装置5。
压印滚筒2的滚筒的外表面采用钢制材料制成的,所述压印滚筒2外表面的上端包覆有绝缘层6,绝缘层6的上端设有导电橡胶层7。
背压滚筒4的端头部与机体8连接处设有轴承9,轴承9与机体8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10,所述背压滚筒4通过压盖11和螺栓固定在机体8上。
具体的静电电极装置5输出电压为0~20kV(DC),静电电极产生的放电电流由电极通过压印滚筒2上的半导体导电层传到印刷版滚筒3上,油墨分子和压印滚筒2之间的电势差形成的电场使得油墨带电极化,朝着印刷材料方向移动,使油墨转移率比一般压力下的油墨转换率提高许多,不仅使印刷品的细微层次得到很好的再现,而且可以降低印刷压力,因而可取得更好的油墨印刷效果,尤其适用于粗糙表面材料的印刷。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鹏,未经侯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6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