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7862.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式冠簧 端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该端子为矩形片卷曲而成的筒状体,本发明采用在矩形片上冲压出数组“H”形弹性梁及数条“I”形弹性简支梁,在每组“H”形弹性梁的中部设有一对弹性悬臂梁,并在矩形片上每组“H”形弹性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一触点,在弹性简支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二触点,在弹性悬臂梁的折弯段上设置第三触点,最后将矩形片卷曲成筒状体的冠簧端子。本发明具有接触点多、导通能力强、寿命更长的优点,以满足高性能、高精度电器设备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用于导通高压大电流的端子,尤其是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冠簧端子也称插孔端子,是用于实现电连接器中与插针连接的导电接触端子,其广泛应用于电子及电器设备中。现有技术的冠簧端子一般呈笼形,即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其两端的连接带中间设置有矩形的簧片,簧片的中部向圆筒的轴心凸起,其凸起部位与插针接触,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现有的簧片接触点一般都集中在圆筒的中部,故接触点较少且插拔力较大,无法满足大电流传输中对接触电阻和插拔力越来越高的要求。另:现有冠簧端子簧片中部最小处在多次插拔过程中易降服,从而导致插拔力不稳定且由于其结构限制无法获得更高的寿命。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导通能力强、寿命更长且易于导通的电连接器冠簧端子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本发明采用在矩形片上冲压出数组“H”形弹性梁及数条“I”形弹性简支梁,在每组“H”形弹性梁的中部设有一对弹性悬臂梁,并在矩形片上每组“H”形弹性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一触点,在弹性简支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二触点,在弹性悬臂梁的折弯段上设置第三触点,最后将矩形片卷曲成筒状体的冠簧端子。本发明具有接触点多、导通能力强、寿命更长的优点,以满足高性能、高精度电器设备的需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其特点在于该端子为矩形片卷曲而成的筒状体,所述矩形片的中心设有正交的X、Y坐标轴,且矩形片的X轴与筒状体的径向对应、矩形片的Y轴与筒状体的轴向对应;
所述矩形片的中部沿X轴贯通设有倒拱形的凹陷区;
所述矩形片上沿X轴交替设有数组“H”形弹性梁及数条“I”形弹性简支梁,其中,每组“H”形弹性梁上的“H”形四角与矩形片连接,每条“I”形弹性简支梁的两端与矩形片连接;
所述每组“H”形弹性梁的中部与X轴对称设有一对弹性悬臂梁,且弹性悬臂梁上靠近X轴与矩形片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远离X轴与矩形片断开的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每组“H”形弹性梁位于凹陷区部位与X轴相交设有数个椭圆孔的第一触点;所述每条弹性简支梁位于凹陷区部位与X轴相交设有椭圆孔的第二触点;
每条弹性悬臂梁的自由端上设有折弯段,且折弯段上设有椭圆孔的第三触点;
所述矩形片将X轴卷曲呈筒状体,且凹陷区及弹性悬臂梁折弯段的凸面朝向筒状体的轴心;
所述的筒状体母线绕Y轴扭曲,使筒状体壁上的“H”形弹性梁及“I”形弹性简支梁呈螺旋状。
本发明采用在矩形片上冲压出数组“H”形弹性梁及数条“I”形弹性简支梁,在每组“H”形弹性梁的中部设有一对弹性悬臂梁,并在矩形片上每组“H”形弹性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一触点,在弹性简支梁的凹陷区设置第二触点,在弹性悬臂梁的折弯段上设置第三触点,最后将矩形片卷曲成筒状体的冠簧端子。本发明具有接触点多、导通能力强、寿命更长的优点,以满足高性能、高精度电器设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剪切成型的料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型的凹陷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端子的保护件及导电片组合结构
- 下一篇:轨道端子的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