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演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9111.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7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赵福臣;金力;于振中;孙渤;王飞;郭龙;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激光 烧结 打印 演示 | ||
1.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演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7)、激光控制系统(1)、显示屏(2)、成形室(3)、保护气体瓶(6)和材料回收室(8);
所述激光控制系统(1)、显示屏(2)、成形室(3)、保护气体瓶(6)和材料回收室(8)均安装在所述壳体(7)上;
所述激光控制系统(1)安装在所述壳体(7)的上部,用于产生激光,并控制激光的去反射、扩束、偏转和聚焦;所述激光控制系统包括激光器安装座(11)、激光器(12)、光束隔离器(13)、扩束镜(14)、振镜组件(15)、激光器安装板(16)和F-θ镜(17);
所述激光器(12)固接在激光器安装座(11)上,所述光束隔离器(13)、扩束镜(14)和振镜组件(15)三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激光器安装座(11)、振镜组件(15)和F-θ镜(17)安装于激光器安装板(16)上,所述激光器安装板(16)连接在所述壳体(7)的内部中部;
所述振镜组件(15)主要包括X轴步进电机(1501)、振镜座(1502)、X轴限位传感器(1503)、X轴振镜(1504)、Y轴振镜(1505)、Y轴限位传感器(1506)、Y轴步进电机(1507),所述X轴步进电机(1501)和Y轴步进电机(1507)分别与X轴振镜(1504)和Y轴振镜(1505)连接,所述X轴限位传感器(1503)和Y轴限位传感器(1506)固定于振镜座(1502)内壁上;
所述显示屏(2)安装在所述壳体(7)上,且与所述激光控制系统(1)连接,用于显示控制打印的参数;
所述成形室(3)安装在所述壳体(7)的中部,位于所述激光控制系统(1)的下方,用于激光烧结形成三维的待打印零件;所述成形室包括前挡板(31)、后挡板(32)、铺粉辊组件(33)、粉料缸(34)、成形缸(35)和中间隔板(36),所述粉料缸(34)和成形缸(35)并排设置,底部固定在壳体(7)内侧的底板上,所述中间隔板(36)包括两块,前后对称设置,中间隔板(36)的内侧设置连接在粉料缸(34)和成形缸(35)的中部,外侧与壳体(7)固定,所述前挡板(31)和后挡板(32)分别设置连接在粉料缸(34)和成形缸(35)的前后两侧,所述铺粉辊组件(33)固定在前挡板(31)和后挡板(32)上;
所述铺粉辊组件(33)主要包括刮板压板(3301)、刮板(3302)、箱式滑块(3303)、第一轴座(3304)、第一步进电机、第一限位传感器(3306)、第一联轴器(3307)、螺母座(3308)、第一丝杠(3309)、第一光轴(3310);所述第一光轴(3310)两端通过螺栓紧固于第一轴座(3304)上,所述箱式滑块(3303)安装在第一光轴(3310)上,用于第一光轴(3310)的导向;所述刮板压板(3301)、刮板(3302)、箱式滑块(3303)通过螺栓紧固成一体;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丝杠(3309)通过第一联轴器(3307)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309)上装有螺母座(3308),螺母座(3308)与箱式滑块(3303)通过螺栓紧固成一体;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3306)固定于后挡板(32)上,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丝杠(3309)传动和第一光轴(3310)导向实现了刮板(3302)稳定的往复运动;
所述保护气体瓶(6)安装壳体(7)侧壁上,且内部通过管道与成形室(3)连通,用于为成形室(3)内冲入保护性气体;
所述材料回收室(8)安装在所述壳体(7)的下部,且位于所述成形室(3)的下方,用于回收成形室(3)内的余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演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7)前后两侧均设有门式结构,所述门式结构包括铰接在壳体上的翻板门(71)、碰珠(711)和门吸(712),所述翻板门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端设有碰珠(711),与碰珠相对应的壳体(7)上设有门吸(7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9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