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9831.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朗威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0T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徐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油 储油罐 固定螺纹 贯穿口 液位传感器 固定螺丝 锁紧螺环 波导丝 浮子 内管 摩托车 把手 水位传感器 固定装设 活动连接 螺柱固定 螺柱螺纹 人身安全 管内 螺柱 套环 外管 耗尽 测量 水位 损伤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其结构包括:锁紧螺环、螺柱、固定螺丝、刹车油储油罐、固定螺纹、把手、贯穿口、液位传感器,锁紧螺环与螺柱螺纹连接,螺柱固定装设在刹车油储油罐下方,固定螺丝固定螺纹连接在刹车油储油罐上方,刹车油储油罐与贯穿口相连接,固定螺纹与贯穿口相连接,把手与固定螺纹活动连接,贯穿口固定装设在刹车油储油罐下,刹车油储油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包括波导丝、内管、外管、浮子、套环,波导丝固定装设在内管内,内管贯穿浮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刹车油储油罐内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可以对刹车油的水位进行测量,避免刹车油耗尽,从而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发展,人们对于摩托车、电动车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交通运输功能上,对其娱乐性需求也日益增强,如赛车式摩托车等,其个性化、美观性也备受关注;摩托车刹车上泵装配在把手上,同时也为主要的视觉点。目前,摩托车刹车上泵主要包括有制动主泵体,制动主泵体上设有油杯组件,以及控制油杯组件内刹车油的柱塞阀组件,油杯组件包括带有储油腔的油杯体,以及盖设在油杯体口部的油杯盖;现有摩托车上泵的油杯体上采用喷漆、化学镀等形成防腐层,该防腐层同时兼顾美化作用;但其装饰效果差,且不能根据喜好进行随意更换,而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其包括制动主泵体以及手柄,制动主泵体上安装有油杯以及柱塞阀组件,柱塞阀组件控制所述油杯内刹车油,制动主泵体上设有供车辆把手连接的轴套,轴套中心轴与所述手柄之间的夹角可调整设置,油杯包括有油杯体以及油杯盖,油杯体一端向上开口设置,油杯体相对于开口一端的另一端设有供安装连接并呈环状凸起的连接部,制动主泵体上设有内孔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安装套,油杯体上的连接部卡入所述安装套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的安装套密封,油杯盖连接于油杯体的开口处,油杯盖中部设有指南针安装槽,指南针安装槽中可拆卸的安装有指南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手柄可调整、油杯不易损坏,自带指南效果。但是现有技术无法确定刹车油储油罐内刹车油的水位,没有刹车油的情况下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确定刹车油储油罐内刹车油的水位,没有刹车油的情况下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刹车上泵,其结构包括:锁紧螺环、螺柱、固定螺丝、刹车油储油罐、固定螺纹、把手、贯穿口、液位传感器,所述锁紧螺环与螺柱螺纹连接,所述螺柱固定装设在刹车油储油罐下方,所述固定螺丝固定螺纹连接在刹车油储油罐上方,所述刹车油储油罐与贯穿口相连接,所述固定螺纹与贯穿口相连接,所述把手与固定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贯穿口固定装设在刹车油储油罐下,所述刹车油储油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波导丝、内管、外管、浮子、套环,所述波导丝固定装设在内管内,所述内管与外管相贴合,所述内管贯穿浮子,所述外管与套环相连接,所述浮子与套环相连接,所述外管共有两根,所述外管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套环共有两个,所述套环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固定螺丝共有两个,所述固定螺丝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螺丝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螺柱与固定螺丝相互垂直。
所述固定螺纹与把手相互垂直。
所述固定螺丝与固定螺纹相互平行。
所述固定螺丝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避免被刹车油所腐蚀。
所述把手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避免生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刹车油储油罐内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可以对刹车油的水位进行测量,避免刹车油耗尽,从而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朗威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朗威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9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