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0829.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靳永胜;秦文;郝芳华;靳静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1D53/84;C02F101/16;C02F103/06;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阿氏 芽孢 杆菌 gh 及其 应用 | ||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所述阿氏芽孢杆菌GH‑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阿氏芽孢杆菌GH‑9能够降解高氨氮同时又降解总氮,没有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积累,同步进行硝化与反硝化。试验证明,由阿氏芽孢杆菌GH‑9制备的生物菌降解剂可以降解500mg/L浓度的氨氮,同时使氨氮降解效率达到77%,总氮降解效率可达到6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细菌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体中氮素主要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有机氮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无机氮包括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这些统称为总氮。氮的形态不同,其在水体中的危害性也是不一样的,如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氮,而氨氮又会对水体造成危害,污染水体,产生臭气。因此,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状况以及水体自净程度。总氮还是反应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当水体氮磷含量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藻类及浮游生物生长旺盛,水体溶解氧下降,就会出现富营养化状态。据了解,《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执行总氮特别排放限值30mg/L。
传统理论认为,除氨工艺包括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两个阶段,首先NH4+_N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NO2-_N(亚硝化作用),再进一步氧化为NO3-_N(硝化作用),然后NO3-_N经微生物作用还原为N2(反硝化作用),即将氨氮经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最终生成氮气排出。而一般情况下,细菌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气体是N2,而真菌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气体是N2O,因此,从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采用细菌对氨氮进行降解更为有利。但是目前,筛选出的高效氨氮降解细菌只能降解低浓度氨氮,而降解高浓度氨氮并不理想。例如CN105255754A公开了一株具有降解氨氮及总氮的细菌,细菌名称为Pseudomonassp.ZXY-1,该菌株只对农田废水中的低浓度氨氮及总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却难以缓解因高浓度氨态氮和总氮引起的污水恶臭及臭气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人经过筛选,选育出一株细菌,该细菌为一株能够降解高氨氮同时又降解总氮的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GH-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
进一步,所述阿氏芽孢杆菌GH-9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在治理高氨氮的污水、渗滤液或臭气污染中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菌降解剂,包含阿氏芽孢杆菌GH-9。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菌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氏芽孢杆菌GH-9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母液;
(2)然后将生物菌降解剂母液按照0.5~1%的比例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农学院;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0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