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索HDPE防水罩、拉索密封方法及生产拉索HDPE防水罩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0835.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兵;李林骏;张恒;丁一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B29C39/02;B29C39/22;B29C39/26;B29C39/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013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dpe 防水 密封 方法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索HDPE防水罩、拉索密封方法及生产拉索HDPE防水罩的系统,其中,拉索HDPE防水罩包括:热熔件,其开设有供拉索的为能热熔材料制成的护套管插入的插孔,热熔件采用能热熔材料制成;外壳件,其包括杯状的大端以及管状的小端,外壳件采用不能热熔材料制成,外壳件小端环绕于热熔件外;以及发热元件,其包括电阻丝、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电阻丝嵌于热熔件内,电阻丝包括第一缠绕段以及第二缠绕段,第一缠绕段为以插孔中心线为螺旋中心线的螺旋形状,第二缠绕段为以插孔中心线为螺旋中心线的螺旋形状。拉索HDPE防水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防水罩边缘部分被热熔在护套管外壁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用拉索,具体涉及一种拉索HDPE防水罩、拉索密封方法及生产拉索HDPE防水罩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610058930.1的电热熔防水罩,适用于以热熔的材料为最外层护套管的索体,包括位于索体护套管外侧的防水罩和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包括用于将防水罩与护套管热熔连接成一体的发热元件以及将两半式防水罩热熔在一起的发热元件;装配状态下,发热元件镶嵌在防水罩罩口或边缘,加热后防水罩与护套管热熔连接成一体构成电热熔防水罩;根据防水罩结构不同,电热熔防水罩包括两半式电热熔防水罩、整体一体式电热熔防水罩、整体可拆式电热熔防水罩。虽然该电热熔防水罩实现了将防水罩热熔在索体护套管外壁上,但是该电热熔防水罩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该防水罩中将发热元件镶嵌在防水罩罩口或边缘,由于防水罩有一定的宽度,那么仅有防水罩边缘部分被热熔在护套管外壁上,因此防水罩中部与护套管不贴合在一起,容易出现防水罩中部与护套管分离,防水罩中部与护套管分离后防水罩牢固性降低,增加了被晒后损坏等的几率,减少了寿命;且防水罩罩口或边缘设置发热元件,极有可能仅有一边缘设置有发热元件,防水罩另一边缘及中部没有发热元件,导致防水罩并不能将护套管能进水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索HDPE防水罩、拉索密封方法及生产拉索HDPE防水罩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防水罩边缘部分被热熔在护套管外壁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拉索HDPE防水罩,包括:热熔件,其开设有供拉索的为能热熔材料制成的护套管插入的插孔,热熔件采用能热熔材料制成;外壳件,其包括杯状的大端以及管状的小端,外壳件采用不能热熔材料制成,外壳件小端环绕于热熔件外;以及发热元件,其包括电阻丝、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电阻丝嵌于热熔件内,电阻丝包括第一缠绕段以及第二缠绕段,第一缠绕段为以插孔中心线为螺旋中心线的螺旋形状,第二缠绕段为以插孔中心线为螺旋中心线的螺旋形状,第一缠绕段到第二缠绕段之间有距离且第一缠绕段与第二缠绕段电连接,第一缠绕段未连接第二缠绕段的端电连接至连接至从外壳件侧壁外伸出的正极接线柱,第二缠绕段未连接第一缠绕段的端连接至从外壳件侧壁外伸出的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分别用于连接至热熔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优选的是,热熔件包括第一热熔段以及第二热熔段,第一缠绕段嵌于第一热熔段内,第二缠绕段嵌于第二热熔段内,第一热熔段以及第二热熔段连接。
优选的是,在外壳件上还设置有热熔观察组件,热熔观察组件的测试部与热熔件外壁接触,以检测热熔件是否被热熔。
优选的是,热熔观察组件包括:安装本体,其嵌入至外壳件内,安装本体到热熔件之间无间隙;移动销,其一端位于安装本体内,且移动销位于安装本体内的端部与防水罩的热熔件外壁紧贴,移动销另一端向远离防水罩的热熔件的方向延伸,移动销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移动销为热熔观察组件的测试部;以及观察弹簧,移动销穿过观察弹簧,当防水罩的热熔件被热熔之前,观察弹簧处于自然伸长长度状态或在安装本体与防水罩的热熔件的作用下观察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0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