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钧瓷施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1688.0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3C8/14;C03C8/04;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钧瓷施釉 工艺 | ||
本发明一种钧瓷施釉工艺,包括一次施釉的步骤;在一次施釉表面进行激光刻纹的步骤;在激光刻纹表面的纹路上进行二次施釉的步骤;本发明一种钧瓷施釉工艺,很好地实现了激光刻纹,刻纹的准确度和控制精度高,刻纹纹路深浅不一、凹凸有致,刻纹部分没有明显色差,过度平滑,并且能够根据多样的需求进行刻纹图案的选择,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另外,进行了一次施釉和激光刻纹纹路的二次施釉,使得出来的钧瓷透明、荧光相间,纹路色彩清晰,进而使得产品更加丰富,别具创意、更显优雅,并且明显提升档次,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钧瓷施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瓷施釉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陶瓷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有着密切而久远的联系,它是人类文明的时代标志。陶瓷中的钧瓷,经理了唐、宋、元、明、清的岁月洗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钧窑有着极美的色彩,釉在窑中变化万千,并具有自然美感,今天仍为各地瓷窑所继承和仿效,并不断创新,使钧窑这枝绚丽的花朵重放异彩。钧窑为北方青瓷窑系,目前仍然有着很大的成就,一般采用柴、煤、炭和天然气烧制,不同的烧制工艺产生的釉色变化也不同。外部是釉料在经过高温熔融时产生绚丽的色彩斑斓变化,原因主要在釉料的配方,这是影响钧瓷成品外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关键因素。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施釉,也称上釉,指在坯体表面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钧瓷的施釉是指利用素坯的吸水性,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在素坯器物表面附着一层钧釉翻浆。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要求,钧瓷上釉的方法一般有涮釉、浸釉、浇釉、刷釉和点釉。前四种方法用于钧瓷窑变单色釉和窑变花釉的上釉,后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窑变彩斑釉的上釉。
涮釉,又称荡釉,用于钧瓷产品内部空腔的上釉。把釉浆舀入素坯空腔内,手拿素坯转动或摇荡,使翻浆均匀分布于器物的内表面,然后再把多余 的翻浆倒出。浸釉,又称蘸釉,把钧瓷素坯整个浸入翻浆中,片刻后取出,多用于产品外部的施釉,也有里外同时上釉的,如小碗的上釉,一次即可里外全部上满。釉层的厚度由钧瓷翻浆的浓度和浸入翻浆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浇釉,又称淋釉,一手拿盛满釉的舀子,一手拿素坯,边转动素坯边把釉浇到素坯上,到把需上釉的表面浇全为止,多用于产品的外部上釉。大件产品,如一米以上的大花瓶,人无法拿得动,瓶内外均须用浇釉法。浇釉时,用一个大桶盛釉,把大瓶放在转轮上,边转动轮子,边把桶里的釉浇到瓶体上, 把瓶内外自上而下全部浇匀、浇全。刷釉,又称涂釉,浸或浇过釉的釉坯,釉层若达不到规定的厚度,经过充分干燥后,可用毛笔蘸釉在其釉面上再刷一层或两层釉,直到釉层厚度达到要求为止。点釉,又称滴釉,用毛笔蘸釉在浸或浇过釉的釉面上点滴成斑块。
钧瓷施釉的一般程序是:(1)检选。把经过素烧需上釉的素坯全部检查一遍,剔除有缺陷的素坯。(2)清灰渣。把素坯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以防止釉面上出现渣粒,影响釉面质量。(3)上水。用海绵蘸水抹去素坯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后胎釉结合牢固。(4)量浓度。根据上釉的工艺要求,量出釉的合适浓度。浓度是指翻浆的稀稠,釉稠浓度大,釉稀浓度小。(5)上釉。根据素坯器型的不同和上釉的工艺要求,分别用前述的不同方法进行施釉。(6)清足。上完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7) 上芝麻酱釉。灰白胎产品在上完釉后,还要在足底部露胎处刷上一层芝麻酱釉。
但现有的钧瓷施釉方法大部分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工作量较大,且不能保证整个施釉工序的准确度,导致钧瓷上釉不均匀,影响最终钧瓷产品的质量。另外现有技术中,有的钧瓷在施釉之前本身具有刻纹或者印花,但是在进行施釉和釉烧之后出来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现有的钧瓷施釉工艺还存在以下缺陷:
其一,只有单次施釉,耐磨性和耐用性不好;
其二,施釉前不能进行刻纹,或者不能根据多样的需求进行刻纹图案的选择,或者不能进行自动刻纹,刻纹的准确度和控制精度不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1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