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粒宽基因GW5L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1748.9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雷财林;田鹏;万建民;刘家范;赵志超;王洁;程治军;张欣;王久林;郭秀平;任玉龙;吴赴清;林启冰;朱杉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1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39 | 代理人: | 刘江良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gw5l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粒宽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粒宽基因
背景技术
水稻(
水稻粒型,包括粒长、粒宽和粒厚,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稻米市场价值的直接因素。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对稻米粒型的偏好不同,如在美国、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的消费者偏好于长粒稻米,而我国北方以及日韩的消费者更喜欢短而圆的稻米。粒型也是育种家选育优质稻米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鉴定和克隆水稻粒型的关键调控基因,解析其分子作用机理对于水稻高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和定位了200多个水稻粒型相关 QTL(数量性状位点),其中103个与粒长有关,95个与粒宽有关,少数与长宽比及粒厚相关。仅有个别调控水稻粒型的基因被克隆,包括粒宽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1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