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法在颜料水解包膜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2055.1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苏尔田;郑世展;周方超;熊建文;陈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17/02;C25D17/10;C25D21/10;C25D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颜料 水解 包膜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颜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化学法在颜料水解包膜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珠光颜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基材表面包覆一层折光率与基材差别较大的薄膜,该工艺对颜料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反应条件的波动会对颜料的水解包膜效果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颜料的质量。因此,其对水解液的pH值、温度和搅拌效果等控制要求很高。
常规的颜料水解包膜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些强酸弱碱盐水解沉淀包覆完成的。强酸弱碱盐水解通常伴随着H+的产生,由于酸碱中和反应迅速而且剧烈,现有的基于加碱中和法为原理的反应器对加碱的流量控制要求极高,流量控制的轻微误差即会导致pH值的剧烈波动,同时碱液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因此对该类反应器中碱液输送控制反应器的精密控制和耐腐蚀要求很高,反应器价格高昂。同时由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剧烈性和放热,加碱中和法会容易导致管口附近pH值和温度均高于远离管口部位的区域,体系各处反应条件不均。在很多pH稳定性和均匀性要求较高情况下,加碱中和水解包膜反应器的反应条件控制并不理想,需要额外加入缓冲液调控pH值,一方面提高了用料成本,另一方面缓冲液对反应液造成了污染,提高了环保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法在颜料水解包膜中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解决颜料水解包膜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电化学法应用到颜料水解包膜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电化学应用于颜料水解包膜时采用一种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包括有电解糟和直流电源;所述电解糟内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阴极室内设有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惰性阴极;阳极室内设有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阳极;阴极室内设有搅拌桨和其上连通有输液管的扰流管,该扰流管壁上设有多个孔。
进一步的,惰性阴极螺旋盘绕在扰流管上。
更进一步的,阳极为废铁或废旧铁合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公开了电化学法在颜料水解包膜中的应用,即将电化学法应用到颜料水解包膜中,摒弃了传统的加碱中和法,电化学法采用一种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反应过程中不使用高腐蚀性的碱液,对反应装置无腐蚀性,安全环保;反应过程中利用稳压直流电源将反应器通电,利用阴极反应不断消耗水解液水解产生的H+,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电流大小代替传统加碱中和法的碱液流量控制消耗H+的速率,使其消耗H+的速率与水解速率一致;反应过程相对温和可控,对反应器要求较低,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造价低廉。
2、本发明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采用圆柱形扰流管,一方面达到扰流作用,
平衡各处的pH值以及温度;另一方面,用作多点加入的输液管,使水解液在体系中的水解均匀而充分。
3、本发明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采用螺旋形电极配合圆柱形扰流管,使反应液均匀混合,另外,随着搅拌桨的旋转,反应液与电极充分接触,反应体系各处能够均匀加热和消耗H+;解决了传统加碱中和反应装置的pH和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还将扰流管周围打孔同时作为输料管,让水解液通过扰流管各个孔位多点加入反应液中,进一步稳定了反应体系的pH值,因此在整个水解过程中通常并不需要额外加入缓冲液,节约了大量成本。
4、本发明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采用廉价废铁或者废旧铁合金作为阳极,反应过程中阳极中的铁逐步溶解进入溶液中,与氯离子生成二价铁回收利用生产氯化铁,氯化铁正是铁系珠光颜料生产的重要原料;阴极区反应液经过滤后的废液可重复使用,利用率达100%,环保、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颜料水解包膜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2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