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螺旋盘管供热装置供应热水和/或蒸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2899.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引导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00;F24H9/12;F24H9/20;F23M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螺旋 供热 装置 供应 热水 蒸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双层螺旋盘管供热装置供应热水和/或蒸汽的方法,(一)通过该加热装置加热该炉体,使得该高沸点液体层升温至其接近沸点的温度,通过该高温油泵强制该高沸点液体在该内层螺旋盘管内循环流动;(二)从该进水管输入水,通过被加热的外层螺旋盘管、内层螺旋盘管加热该外层螺旋盘管内的水,通过控制水的输入压力、速度、该外层螺旋盘管及该内层螺旋盘管的直径大小、以及在该水汽输出管上设置一控制阀控制该外层螺旋盘管内的压强、流出速度,使得该外层螺旋盘管内的水被加热后以热水、蒸汽或二者结合的形态输出。本发明复合传热,具有单独供应热水、蒸汽,也可同时供应热水和蒸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装置供热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供应热水、蒸汽或二者结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水冷壁是锅炉主要的辐射蒸发受热面,一般分为管式水冷壁和膜式水冷壁两种。大容量高温高压锅炉一般均采用膜式水冷壁,小容量中、低压锅炉多采用光管式水冷壁。
水冷壁的主要作用是:A.吸收炉膛内的高温辐射热量以产生蒸汽,并使烟气得到冷却,以使对流烟道的烟气温度降低到不结渣的温度;B.膜式水冷壁对炉墙的保护作用最为彻底,使炉墙可以用保温材料而不用耐火材料,从而炉墙结构可以做得轻一些、薄一些;C.在蒸发同样多水的情况下,采用水冷壁比采用对流管束节省钢材。
现有的膜式水冷壁是把许多根鳍片直管沿纵向依次焊接起来(主要有管子加焊扁钢和由扎制的肋管拼焊两种形式),组成一个整块的水冷壁受热面组件。每一组件安装时,组与组间再用焊接密封,使炉膛四周被一层整块的水冷壁膜片严密地包围起来。
这种直管纵向焊接的膜式水冷壁具有诸多缺陷:直管内水汽单向流动过于平顺,换热强度低,且多管并列不便于实现强制循环流动;其体积较大,结构不够紧凑,无法很好地适用于中、小锅炉;直管形炉膛内壁使火焰或烟气等热源不便形成对管壁的横向冲刷,换热效率较低;直管形膜式壁炉板一般比较适合焊成长方体炉膛结构,造成了火焰、烟气的辐射和流动的直角死角,显著降低换热效率,炉膛安装前需要额外的焊接拼装程序,增加了安装工作量;直管形膜式壁炉板结构强度不理想,需要配置大型号钢架支撑才能构成炉膛;直管形膜式壁在热胀冷缩的变形量较大、热应力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之发明人提出双层螺旋盘管供热装置供应热水和/或蒸汽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层螺旋盘管供热装置供应热水和/或蒸汽的方法,该供热装置包括:一油仓筒体,一炉体,一进水管,一水汽输出管、一高温油泵;该炉体包括一炉膛;该炉膛包括一外层螺旋盘管、一螺旋密封板、一贯穿在该外层螺旋盘管内的内层螺旋盘管,该外层螺旋盘管每圈螺旋之间的夹缝用该螺旋密封板焊接起来,籍以组成完整的圆筒形的膜式壁炉膛;该炉体置于该油仓筒体内,该油仓筒体和该炉体之间形成一夹套空间,该夹套空间内有一高沸点液体层,该高沸点液体层与该油仓筒体顶部之间形成一空气仓,该油仓筒体顶部开设有使该空气仓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该炉体设有加热装置,该进水管与该外层螺旋盘管的一端连接,该水汽输出管与该外层螺旋盘管的另一端连接,该内层螺旋盘管两端从该外层螺旋盘管的管壁上穿出后与该高沸点液体层连通,该高温油泵设置在该内层螺旋盘管上,籍以强制该高沸点液体在该内层螺旋盘管内循环流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通过该加热装置加热该炉体,使得该高沸点液体层升温至其接近沸点的温度,通过该高温油泵强制该高沸点液体在该内层螺旋盘管内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引导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引导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2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