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动态点载荷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3042.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7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宫凤强;王进;李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0 |
代理公司: | 43205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试样 加载 霍普金森压杆 圆锥型 荷载 加载端 入射杆 透射杆 材料动态 测试岩石 尺寸方向 动态破坏 强度公式 岩石材料 轴向两端 加载力 通过点 放入 施加 改进 | ||
1.一种利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动态点载荷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霍普金森压杆的入射杆(3)和透射杆(8)加载试样的两端,分别改进成圆锥型形成圆锥型加载端,形成入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4)和透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6);
步骤2,选取岩石试样(5),岩石试样(5)为圆柱型、方形或不规则块体,高度为25~50mm,加载处平均宽度与加载处两点间距之比为0.5~1.0,选择岩石试样(5)最小尺寸方向为加载方向;将岩石试样(5)放入入射杆(3)和透射杆(8)之间,使左边的入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4)和右边的透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6)分别与岩石试样(5)紧密接触;
步骤3,对岩石试样(5)的轴向两端施加加载力,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原理得到动态破坏荷载Pdmax;
步骤4,再通过点载荷强度公式得到动态点载荷强度Is其中Ds为等效岩芯直径;
步骤5,最后通过加载率计算公式得到动态点载荷强度Is对应的加载率其中,t为试样加载开始到Pdmax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动态点载荷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直径为50mm的霍普金森压杆,入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4)和透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6)的锥端部曲率半径为5mm、锥顶角为60°、高度为38.3mm,入射杆(3)和透射杆(8)的直径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动态点载荷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入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4)和透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6)的接触点距岩石试样(5)自由端的距离不应小于加载点间距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动态点载荷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霍普金森压杆原理得到动态破坏荷载Pdmax的步骤是:
施加冲击载荷(1),在入射杆(3)左端产生应力波,在杆中向右传播,并在入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4)、岩石试样(5)和透射杆上的圆锥型加载端(6)的接触处分别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应力波最后被吸收杆(9)吸收,在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入射杆上的应变片(2)记录下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入射应变脉冲εI(t)和反射应变脉冲εR(t),透射杆上的应变片(7)记录下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透射应变脉冲εT(t),
利用加载力Pd、霍普金森压杆的弹模E、霍普金森压杆的圆柱横截面积A、按下式计算得到材料的动态破坏荷载Pd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3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