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真菌剂肟基-四唑衍生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3649.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涛;熊力;卢辉;李艳芳;田宇;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D409/14;C07D405/14;C07D401/14;A01N43/713;A01N47/18;A01N47/3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 I ) 烷基 四唑衍生物 杀真菌剂 芳基 肟基 肟基-四唑衍生物 杀真菌活性剂 杀真菌组合物 植物病原真菌 病原真菌 控制植物 环烷基 环烯基 杂芳基 杂环基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真菌剂肟基‑四唑衍生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肟基‑四唑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作为杀真菌活性剂的用途,及其杀真菌组合物的形式,以及用这些化合物或组合物来控制植物病原真菌(特别是植物中的植物病原真菌)的方法;其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C(=O)‑烷基、‑C(=O)‑芳基等;A和T各自独立地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或杂环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肟基(hydroximoyl)-四唑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作为杀真菌活性剂的用途,及其杀真菌组合物的形式,以及用这些化合物或组合物来控制植物病原真菌(特别是植物中的植物病原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PCT专利申请WO 2009130193中,揭示了具有下式化学结构的四唑基肟衍生物:
其中T表示选自T1-T117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A选自A1-A1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Q选自Q1-Q1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杂环基、环烷基或环烯基;L1表示直接键或二价基。
在日本专利申请JP 2011012088中,揭示了具有下式化学结构的四唑基肟衍生物:
其中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B为一个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或非芳香环;Y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这两篇专利文献中并未揭示本发明的化合物。
在农业领域中人们一直高度关注新农药化合物的应用,以避免或防控对活性成份有耐药性的菌株的产生。同样人们高度关注使用比已知化合物活性更高的新颖化合物,目标在于降低所使用的活性化合物的量,与此同时维持至少与已知化合物相当的效力。本发明提供一类具有上述效果或优点的新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N-氧化物、金属配合物、类金属配合物、或(E)和(Z)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
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基烷基、-C(=O)-烷基、-C(=O)-烯基、-C(=O)-炔基、-C(=O)-芳基、-C(=O)-杂芳基、-C(=O)-环烷基、-C(=O)-杂环基、-C(=O)-O-烷基、-C(=O)-O-烯基、-C(=O)-O-炔基、-C(=O)-O-芳基、-C(=O)-O-杂芳基、-C(=O)-O-环烷基、-C(=O)-O-杂环基、-C(=O)-NRcRd、-S(=O)2-烷基、-S(=O)2-烯基、-S(=O)2-炔基、-S(=O)2-芳基、-S(=O)2-杂芳基、-S(=O)2-环烷基、-S(=O)2-杂环基、芳基烷基-C(=O)-、杂芳基烷基-C(=O)-、芳基烷基-S(=O)2-或杂芳基烷基-S(=O)2-;其中Ra和Rb各自独立任选地被1、2、3、4、5、6、7、8、9或10个选自R1的取代基所取代;
各Rc和Rd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或杂环基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3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