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德国鸢尾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3705.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思振;张立伟;王媛花;杨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倩,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德国 鸢尾 培养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德国鸢尾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德国鸢尾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以其花大、色艳、花形奇特、适应性广而广泛应用于鲜切花和园林绿化,在华东地区四季常绿,是难得的庭园绿化材料。在欧美国家,优良鸢尾的品种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推广应用的。目前我国优良的德国鸢尾品种和数量都很少,从而使它在庭园绿化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德国鸢尾是目前尽快满足应用需求的唯一有效途径。在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快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初代培养。初代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后期组培苗的快繁。而初代培养中培养基配方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影响初代苗木的成活率以及植株的繁殖系数以及繁殖的速度。目前对于德国鸢尾组培的研究不多,在已经报道的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对于德国鸢尾的培养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目前已发表的关于德国鸢尾组培的相关文献资料中,组织培养快繁增殖系数较低、培养速度慢,因此进行德国鸢尾初代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德国鸢尾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采用该培养基培养后不仅能有效提高初代苗木的成活率和植株的繁殖系数,还能大大提高组培苗的繁殖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德国鸢尾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改良MS+ZT(1.1~1.3mg/L)+IBA(0.1~0.3mg/L)+葡萄糖(14~16g/L)+琼脂粉(5~7g/L)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培养基由改良MS+ZT(1.2mg/L)+IBA(0.2mg/L)+葡萄糖(15g/L)+琼脂粉(6g/L)组成。
ZT和IBA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起到能源物质和渗透调节剂的作用,除供能之外,还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琼脂粉在培养基中主要起固定支撑的作用。
其中,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6~6.0。
进一步优选,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8。
进一步优选,所述改良MS由如下浓度的物质:580~620mg/L(NH4)2SO4、480~520mg/L CO(NH2)、940~960mg/LKNO3、210~230mg/LCaCl2·2H2O、180~190mg/L MgSO4·7H2O、80~90mg/L KH2PO4、0.4~0.42mg/LKI、3~3.5mg/LH3BO3、1~1.3mg/L MnSO4·4H2O、4~4.5mg/LZnSO4·7H2O、0.1~0.15mg/LNa2MoO4·2H2O、27~28mg/LFeSO4·7H2O、37~38mg/LNa2-EDTA·2H2O、48~52mg/L肌醇、0.4~0.6mg/L烟酸、0.4~0.6mg/L盐酸吡哆醇、0.08~0.12mg/L盐酸硫胺素、0.8~1.2mg/L泛酸钙、1.5~2.5mg/L维生素C、1.5~2.5mg/L甘氨酸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3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穗冠花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
- 下一篇:一年内建立菜心重组自交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