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4812.9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童莉;胡胜华;王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生态 治理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排口外围的围格,还包括立体生态浮床、净化浮床、曝气系统和药剂播撒船,可根据治理排口的不同的类型,保证了排口水体的处理效果,在保证工程处理效果的同时,兼顾了营造湖泊景观的目的,具有建设成本低、生态可行性、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景观效果佳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雨天合流制管道溢流(CSOs)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城市内河、内湖等受纳水体中,给城市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与此同时,分流制雨水管道和泵站在雨天也向城市河网水系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初期雨水,其污染程度更是不容忽视,初期雨水等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泊河流中,会造成相应污染,致使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提高。其中,菌类分解水体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含氧量,致使水中鱼类生物死亡,甚至水体逐渐变臭。在此背景下,很多城市已经着手控制和削减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但是受到现有管网布局及输运能力、经济成本、施工可行性、污水处理厂空余处理能力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整治往往无法一步到位,需要数年乃至更久的时间逐步完成。
生活污水等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造成相应污染,致使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提高。其中,菌类分解水体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含氧量,致使水中鱼类生物死亡,甚至水体逐渐变臭。
降雨径流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沉积物、营养物质、耗氧物质、细菌和有毒污染物等。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浓度随着降雨状况及路面污染物累积状况的不同而随机变化一般而言。径流水质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有机物,也可能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如果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都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重要影响在降雨形成径流过程中各项水质指标很快就达到峰值。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相应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趋于平缓;径流中的SS是总COD的主要贡献:大量的悬浮物是造成总有机污染物指标较高的主要原因:不同的降雨历时中,初期雨水污染指标相差较大。初期径流尤其是前40min的径流危害很大.特别是SS、COD等超标严重,在排人地表水体前要经过处理初期径流虽然量不大但污染性很强.若将这部分径流分出并妥善处置,那么雨水径流的污染总量将会大大减少。
部分河道湖泊由于城市开发,岸边用地紧张,排口末端无改造用地,排口排水直接入湖,因此,为保护好河道湖泊等天然水体,对于直接排入湖泊河道的排口进行原位净化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通过围格形成较封闭空间,防止污水大面积扩散,通过浮床以及悬挂在下方的人工水草,通过曝气利用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吸收并分解湖泊中以及吸附在根系表面的营养物质,高效去除N、P及有机污染物。
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排口外围的围格、立体生态浮床、净化浮床、曝气系统和药剂播撒船。
围格采用双层滤布,双层滤布之间间隔不小于1米,双层滤布之间设置浮叶植物,双层滤布可以采用锦纶滤网,锦纶滤网的孔径为150~250目,围格上端与浮子连接,浮子可以采用高强度泡沫,围格的下端与渔网铅坠连接,渔网铅坠规格可以为80~120g,沿围格间隔4~6m设置钢管,钢管管径可选用160~200mm,钢管通过绳索与围格绑扎。围格比常水位高10~20cm。
围格设置在排口外围范围,整体为弧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4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海产养殖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