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印染废弃物脱色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5309.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琪;由晓刚;周骏;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59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4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印染 废弃物 脱色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废弃物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印染废弃物脱色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纺织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并且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排放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周期也逐渐缩短,废旧纺织品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据统计,在生产中一吨传统染料就会产生15至20吨的废水,并且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量居于工业行业的第三位,因次如何实现纺织业的转型是重中之重,使废旧纺织品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再利用,并且减少脱色处理过程中的水资源使用量,使其能够在整个系统中循环利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目前的工厂含染料废弃物脱色,都是将各工艺进行单独处理,增加了整个含染料废弃物脱色工艺的用水量,试剂的消耗量也增加,无法达到最优效果。由于纺织行业的印染废弃物中存在染料,如果没有得到适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目前我国对纺织印染废弃物的回收效率也不高,因此本次围绕纺织工业的印染废弃物,设计一种包括预处理,脱色以及洗涤液回收利用的工艺及装置,从而实现最优效益。
本发明经过反复比较和筛选,起初发现,将常用预处理软化试剂和脱色剂用来软化硬质纤维和脱色,但是效果并不理性,甚至一度放弃了纺织印染废弃物软化和脱色的最初努力,然而随着试验的进行,我们惊奇的发现,采用特定种类和用量的的软化剂和脱色剂,能实现工艺资源的最大利用,制备得到较好质量的纺织再用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处理软化试剂的软化效果和脱色剂的脱色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印染废弃物脱色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印染废弃物脱色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用预处理试剂对纺织印染废弃物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软化剂为碳酸钠与生物酶的复配剂,所述复配剂的碳酸钠与生物酶的质量比为1:10-1:15;作为优选,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搅拌装置搅拌预处理试剂和纺织印染废弃物;
由于硬质纺织丝线的表面存在胶质,采用碳酸钠与生物酶的复配试剂,碳酸钠能起到将胶质软化作用,并且能与生物酶产生协同作用,使软化的效果更加显著,并且缩短了软化时间,从而节约了工业成本。如果复配剂中碳酸钠与生物酶的质量比低于1:10-1:15,则无法达到软化效果,并且耗时较长,造成工厂投资较大效率低问题;但是两者的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复配剂中碳酸钠与生物酶的质量比高于1:10-1:15,会对纺织废弃物造成一定的损坏,无法再进行回收利用,染色再处理也会相对复杂。
脱色将预处理后的纺织印染废弃物过滤压缩后进行脱色,脱色用脱色剂为硅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的复配试剂,所述复配试剂的硅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1:20-1:1:26,所述脱色剂体积和纺织印染废弃物的质量比为6:1.3;
洗涤将脱色后的纺织印染废弃物过滤压缩后进行洗涤,洗涤后进行过滤压缩,得到的纺织印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剩下的洗涤用水返回到脱色装置中循环利用。
本发明经过试验,惊喜发现将碳酸钠与生物酶的复配剂作为软化剂能够很好的软化硬质纺织纤维,本发明采用碳酸钠和生物酶复配试剂来对纺织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碳酸钠在纺织中可以溶解和软化纤维,加碳酸钠后,增加了生物酶的活性,两者协同作用,从而对废弃物的软化处理效果更优越;而且生物酶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专一性,生物酶被用于纺织废弃物的处理中,不仅可以清洁织物表面,还可以增加纺织废弃物的柔软度,增加织物的手感。
在脱色工艺步骤中,脱色选用脱色剂硅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的复配试剂,所述复配试剂的硅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1:20-1:1:26;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漂白脱色,并且由于纺织固体废弃物经过预处理后,因此为了保证其纤维强度,采用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作为辅助试剂,从而防止影响纺织固体废弃物的硬度;并且通过硅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的复配试剂,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漂白时间,并且处理后的纺织废弃物的质量比单独用次氯酸钠的效果好,如果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会造成脱色时间的延长,并且对纺织废弃物造成一定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5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油除水压力罐
- 下一篇:一种垃圾回收用建筑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