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6045.5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函;胡昇泉;伍天宇;皮尔二世汤姆士艾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数据 分组 方法 无线 | ||
本发明提供了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其中,本发明提供方法可包括: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所述目的站。实施本发明可增强基于DCM机制的传输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特别地,涉及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背景技术
IEEE 802.11是用于实现Wi-Fi(2.4GHz,3.6GHz,5GHz和60GHz)频段中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的一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规范。802.11系列由一系列使用相同基本协议的半双工空中调制技术组成。标准和修订为使用Wi-Fi频段的无线网络产品提供了基础。例如,IEEE 802.11ac是IEEE 802.11系列中的无线网络标准,用于在5GHz频段提供高吞吐量WLAN。在IEEE 802.11ac标准中提出了更广泛的信道带宽(20MHz,40MHz,80MHz和160MHz)。高效(High Efficiency,HE)WLAN研究组(HEW SG)是IEEE 802.11工作组中的一个研究小组,其考虑提高频谱效率,以提高无线设备高密度情景下的系统吞吐量。由于HEWSG,TGax(一个IEEE任务组)成立并被任命为研究IEEE 802.11ax标准(将成为IEEE802.11ac的继任者)。最近,WLAN在许多行业的组织中呈指数级增长。
在HE WLAN中引入了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以通过向不同的用户分配子载波子集来增强用户体验。在OFDMA中,向每个用户分配称为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的一组子载波(包括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在HE WLAN中,无线站(WirelessStation,STA)可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OFDMA中发送一个最小尺寸的RU(约2MHz带宽)。与无线站20MHz前导码相比,无线站数据部分的功率密度比其前导码高9dB。由于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在大于或等于20MHz的带宽上运行,所以窄带上行链路OFDMA信号难以被CCA检测到。因此,一个STA在特定窄带中的子载波干扰比其他子载波高9dB。可以看出,窄带干扰在HE WLAN中是固有的。需要一种处理这种窄带干扰的方案。
在多用户(Multi-User,MU)传输中,使用1xOFDM符号持续时间(也即,3.2微秒+循环前缀时间)对HE-SIGB的性能进行编码。最终,当使用相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MCS)时,其性能比具有4xOFDM符号持续时间(也即,3.2×4微秒+循环前缀时间)的数据符号差。HE-SIGB需要更强大的调制方案。另外,为了扩大户外情况的范围,也希望有一种新的能够以比MCS0(MCS0所需的信噪比在目前所有MCS调制方案中最低)更低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工作的新的调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6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