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6689.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7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秦本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炉壳 环形支撑板 除尘装置 金属熔炼 加热腔 排气腔 电炉 支撑 排出气体 热利用率 内炉胆 粉尘 结构设计优化 顶部开口 环形挡板 间隔布置 气体提供 优化设计 缓冲区 沉降 排气口 侧壁 盖体 减小 内缘 排出 后排 尾气 伸出 停留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盖体位于外炉壳顶部开口处,外炉壳内部设有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下方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侧壁设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位于所述排气口上方,环形支撑板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内炉胆的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块,内炉胆通过多个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加热腔内部,环形支撑板内缘设有向下伸出的环形挡板。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通过在外炉壳底部排出气体,有效保证外炉壳内部热利用率,同时排气腔为气体提供缓冲区,尾气排出前在外炉壳底部停留使得气体中粉尘沉降后排出,提高热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减小排出气体中含有的粉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熔炼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
背景技术
金属熔炼炉为热工炉的一种,它是能完成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1300~1600K)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的热工炉。金属熔炼炉的炉体结构是否合理对金属熔炼炉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属熔炼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尾气,尾气中含有大量粉尘,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包括:外炉壳、内炉胆、盖体;
外炉壳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室,盖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室顶部开口处,所述容纳腔室包括彼此连通的加热腔和排气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排气腔上方,所述加热腔内壁设有电加热管,所述排气腔侧壁设有排气口且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气腔侧壁设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位于所述排气口上方,环形支撑板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内炉胆的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在环形支撑板上沿圆周间隔布置,内炉胆通过多个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加热腔内部,环形支撑板内缘设有向下伸出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下端位于所述排气口下方。
优选地,外炉壳顶部设有围绕所述开口设置的环形密封槽,盖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密封槽配合的环形密封凸起。
优选地,外炉壳侧壁设有环形保温腔,所述环形保温腔上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体进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两侧,且所述气体进口位于所述气体出口上方。
优选地,环形挡板倾斜布置,环形挡板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内炉胆两侧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杆,连杆下端与内炉胆连接且上端与盖体连接。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盖体位于外炉壳顶部开口处,外炉壳内部设有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下方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侧壁设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位于所述排气口上方,环形支撑板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内炉胆的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块,内炉胆通过多个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加热腔内部,环形支撑板内缘设有向下伸出的环形挡板。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通过在外炉壳底部排出气体,有效保证外炉壳内部热利用率,同时排气腔为气体提供缓冲区,尾气排出前在外炉壳底部停留使得气体中粉尘沉降后排出,提高热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减小排出气体中含有的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除尘装置的金属熔炼电炉,包括:外炉壳1、内炉胆2、盖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6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