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6889.X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王耀金;吕海飞;周逍宙;谢春辉;蒋开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反射 三维 转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
背景技术
共形接收天线在进行比相测试时需要一套三维测试转台系统,以便能够模拟接收天线的空间姿态运动——方位、俯仰以及横滚。接收天线在测试时往往需要位于测试静区的中心,且三种姿态运动都必须围绕接收天线中心运动。除此,接收天线测试时还需要尽量远离周围的金属,否则将在低频段测试时严重影响天线接收的数据。现阶段以及传统的测试转台大多采用金属制造,并且当转台进行俯仰或者滚转操作时,俯仰轴的支臂、框架、电机等一些金属物将会阻挡或者影响天线的接收,从而影响到待测接收天线的测试精度。即使针对这种转台专门附加一些吸波措施,也至少会对接收数据产生5-10dB的影响。因此,目前的转台尚不能保证接收天线处于转台三轴转动中心处的同时再保证天线远离转台的金属物体。为满足目前测试需求,需要一种既能使接收天线处于三轴转动中心且同时远离金属物体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以使共形接收天线处于转台三轴转动中心处的同时并保证共形接收天线远离转台的金属物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包括:
固定有负载的横滚组件,其用于驱动负载做横滚转动;
与横滚组件连接的俯仰组件,其用于驱动负载做俯仰转动;
与俯仰组件连接的方位组件,其用于驱动负载做方位转动;
所述负载的转动中心与横滚组件、俯仰组件和方位组件的转动中心相互重合。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横滚组件包括:
横滚组件安装支座,其下部与俯仰组件连接;
垂直设置在横滚组件安装支座上部的转接板;
设置在转接板一侧的横滚电机,其用于驱动横滚组件做横滚运动;
设置于转接板的另一侧的横滚减速机,其与横滚电机连接,用于降低转速和增加转矩;
与横滚减速机连接的套筒,其外筒壁上固定有负载;
所述横滚电机驱动横滚减速机转动,进而由横滚减速机带动套筒上的负载做横滚转动。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横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横滚电机一侧并与转接板连接的配重块,其用于平衡横滚组件的重心。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套筒的长度为1-3米,以降低对负载接收数据的影响。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俯仰组件包括:
低反射支架,其顶部与横滚组件安装支座连接;
设置在低反射支架底部的反射架底座;
设置在反射架底座下方两侧且相互连接的俯仰电机和齿轮轴;
穿过反射架底座上方两侧的滚动轴;
以负载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齿弧架,其上设置有与齿轮轴配合的齿弧;
以负载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导轨支架,其两侧设置有与滚动轴配合的圆弧形导轨;
底部与方位组件连接的俯仰外壳,其上设置有所述圆弧形齿弧架和圆弧形导轨支架;
所述俯仰电机驱动齿轮轴在圆弧形齿弧架上做啮合运动,进而通过反射架底座带动滚动轴在圆弧形支架上做同步滚动,再进而通过低反射支架带动横滚组件上的负载做俯仰转动。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低反射支架的材质为介电常数小于3的材料,以降低对负载接收数据的影响。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低反射支架的长度为2-4米,以降低对负载接收数据的影响。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低反射支架为中空结构,用于铺设负载的测试电缆、光纤和三维转台的供电线路。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方位组件包括:
固定底座;
设置在固定底座内的方位电机,其用于驱动方位组件做方位运动;
与方位电机连接的方位减速机,设置在固定底座内,其用于降低转速和增加转矩;
与方位减速机连接的方位轴,设置在固定底座内,其上部与俯仰外壳连接;
所述负载的转动中心在固定底座的垂直中心线上;
所述方位电机驱动方位减速机转动,进而通过方位轴带动俯仰组件做方位转动,再进而通过低反射支架带动横滚组件上的负载做方位转动。
上述的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其中,所述方位电机直接与方位减速机末端连接,以提高方位组件的回转精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6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