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8516.6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俊;金铁铨;张元勋;库立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宝来金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C07D311/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23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脱臭 馏出物中 提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天然维生素E生产过程中渣油提取甾醇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新工艺。本发明将得到的酯化液,降温冷析结晶,过滤分离出甾醇,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通过一级薄膜蒸发系统和五级短程蒸馏系统,得到甾醇酯;将所述甾醇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调节pH,水洗,结晶,得到甾醇。本发明提供的新工艺增加一级薄膜蒸发系统和五级短程蒸馏系统,蒸出甾醇酯和游离甾醇,使重新进行酯交换反应的物料减少了70%,使用的辅料相应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水的排放,且得到的甾醇含量可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维生素E生产过程中渣油提取甾醇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植物甾醇和天然维生素E生产时,使用大豆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脱臭馏出物(简称DD油)作为原料,DD油中含有5-10wt%的VE,6-12wt%的甾醇, 30-68wt%的脂肪酸,10wt%的甘油,和10wt%的一些其他成分。
传统工艺是DD油先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和甲醇进行甲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洗去产生的水分和多余的甲醇、浓硫酸。真空脱水后在氢氧化钠的催化下使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再进行一次脂肪酸和甲醇的甲酯化反应,水洗至中性后降温冷析结晶出其中的甾醇,通过压滤机过滤分离出甾醇,滤液内含有甲酯和VE,通过分子蒸馏系统分离甲酯和VE。分子蒸馏系统中分离出 VE后,会产生约原料DD油量7%的渣油,其中有大约含有30%左右的甾醇酯和少量的游离甾醇。通常提取这部分甾醇酯和游离甾醇时需要将渣油在反应釜内用片碱和水进行皂化反应,使甾醇酯转化成甾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工艺得到的甾醇含量和白度均低,后处理麻烦且成本高、路线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新工艺。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新工艺,所述新工艺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1、将植物油脱臭馏出物发生甲酯化反应,真空脱水,然后将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加入甲酯化试剂后,分离甾醇,收集滤液;
步骤2、将所述滤液进行一级薄膜蒸发处理和四级短程蒸馏处理,依次分离甲酯和VE,收集重相;
步骤3、将所述重相进行第五级短程蒸馏处理,分离收集甾醇酯;
步骤4、将所述甾醇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调节pH,水洗,结晶,得到甾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新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采取增加第五级短程蒸馏处理,蒸出甾醇酯和游离甾醇,使重新进行酯交换反应的物料减少了70%,使用的辅料相应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水的排放。
(2)对经过五级短程蒸馏处理的重相进行酯交换处理、分离纯化得到甾醇,得到的甾醇含量可达95%以上,不需要进行再次的重结晶提纯即可达到较高的含量和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酯的新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宝来金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市宝来金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