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镀铜污泥中吸附制备高纯铜和硫酸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014.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俞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铂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5C1/12;C01G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201505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污泥 吸附 制备 高纯 硫酸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废料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镀铜污泥中吸附制备高纯铜和硫酸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解浸出,镀铜污泥中加酸进行微波振荡浸出,过滤得浸出液;离子吸附,向浸出液中加入磁性复合颗粒,磁分离得到含铜磁性复合颗粒,对含铜磁性复合颗粒解吸得到解吸液;铜萃取,向解吸液中加入铜萃取剂萃取得到含铜有机相;反萃取,向含铜有机相中加入硫酸溶液反萃取,得到反萃液;除油,用复合纤维除油得到硫酸铜溶液;电积沉铜,将硫酸铜溶液在直流电流作用下电积反应,得到纯铜和电解废液;制备硫酸铜,将电解废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硫酸铜固体。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回收再生的铜纯度较高,硫酸铜满足电镀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废料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镀铜污泥中吸附制备高纯铜和硫酸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既是一种古老的金属,又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工程材料,其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常用于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中,也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现代工业中,避免不了金属废料的产生,这些金属废料包括镀铜槽渣和污泥、铜废催化剂、铜蚀刻液污泥、镀铜污泥、含铜废石、铜氧化污泥等,如果直接将这些金属废料丢弃,一是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环境污染,二是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从金属废料中回收再生金属铜的方法。
硫酸铜一般以含五个结晶水的形式存在,硫酸铜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棉及丝织品印染的媒染剂、杀虫剂、水的杀菌剂、木材的防腐剂,同时还大量用于配制波尔多液、铜电镀液,也大量用于有色金属选矿工业、船舶油漆工业及其它化工原料的制造。随着高科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印制线路板及相关企业在国内的飞速发展,硫酸铜的市场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也对硫酸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镀工艺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对金属、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修饰、保护并使其获得新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但是电镀工序会产生大量复杂金属元素的废液需要处理,电镀污泥中国含有多种金属离子,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根据电镀污泥组分不同可采用稳定/固化法,火法处理,湿法处理这3种方法处理。对于含有大量的铜等有价金属的电镀铜污泥,用湿法处理的方式回收有价金属可以使其得以再利用并达到无害化的目的。目前采用湿法处理镀铜污泥仍然存在工艺复杂,回收再生的铜或铜的化合物纯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镀铜污泥中吸附制备高纯铜和硫酸铜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回收再生的铜纯度较高,硫酸铜满足电镀要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从镀铜污泥中吸附制备高纯铜和硫酸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溶解浸出,向镀铜污泥中加酸进行微波振荡浸出处理,减压过滤得到滤渣和浸出液;
离子吸附,向浸出液中加入磁性复合颗粒搅拌0.3~1h,静置3~5h,磁分离得到含铜磁性复合颗粒和低铜滤液,用3~5mol/L的硫酸溶液对含铜磁性复合颗粒进行搅拌解吸1~2h,磁分离得到解吸磁性复合颗粒和解吸液;
铜萃取,向解吸液中加入铜萃取剂AD-100进行萃取分离,得到萃余液和含铜有机相;
反萃取,向含铜有机相中加入3mol/L的硫酸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反萃液和反萃有机相;
除油,对反萃液进行超声波气振除油和气浮除油后,用复合纤维吸附残留的油脂和溶解油,压滤得到硫酸铜溶液;
电积沉铜,采用钛镀二氧化铅作为阳极,以纯铜始极片作为阴极,将硫酸铜溶液在直流电流作用下进行电积反应,得到纯铜和电解废液;
制备硫酸铜,将电解废液进行真空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铜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铂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铂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