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钧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895.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3C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釉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钧瓷釉料,该钧瓷釉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20~25份、白长石12~18份、石英石10~15份、方解石10~15份、萤石10~12份、熔块8~10份、草木灰5~7份、汝蓝石4~6份、氧化铜4~6份、氧化锆3~5份、氧化锌2~4份、氧化铝2~4份、氧化锡2~3份,发明提供一种配比新颖、成品色泽晶莹剔透的钧瓷釉料,解决了现有钧瓷釉料配比单一而造成的成品颜色单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钧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钧瓷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然而钧瓷的成品率较低,仅30%的成品率,上等的钧瓷更是较为罕见。这主要是因为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受到较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每个环节都可能直接导致钧瓷生产的失败,其中窑内温度变化、加热速率、施釉方法等对钧瓷产生过程尤其重要的影响。
钧瓷窑变是指钧瓷上的釉料在烧制过程中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而钧瓷的名贵正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釉料在高温熔融时产生绚丽的色彩斑斓变化,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钧瓷无双”的说法,不同的烧制工艺产生的釉色变化也不同,故可以采取不同的烧制工艺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钧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钧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提供一种配比新颖、成品色泽晶莹剔透的钧瓷釉料,解决了现有钧瓷釉料配比单一而造成的成品颜色单调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钧瓷釉料,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20~25份、白长石12~18份、石英石10~15份、方解石10~15份、萤石10~12份、熔块8~10份、草木灰5~7份、汝蓝石4~6份、氧化铜4~6份、氧化锆3~5份、氧化锌2~4份、氧化铝2~4份、氧化锡2~3份。
进一步的,所述黄长石、白长石,石英石、方解石、萤石的粒度为10~40μm。
进一步的,所述熔块、草木灰、汝蓝石、氧化铜、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锡的粒度为20~50μm。
进一步的,一种钧瓷釉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黄长石20~25份、白长石12~18份、石英石10~15份、方解石10~15份、萤石10~12份、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为10~40μm的混合粉a,待用;
步骤二:取草木灰5~7份、汝蓝石4~6份、氧化铜4~6份、氧化锆3~5份、氧化锌2~4份、氧化铝2~4份、氧化锡2~3份进行球磨,研磨筛选后的粒度为120~160μm的混合粉b,待用;
步骤三:取熔块8~10份进行球磨,筛选得到粒度为100~150μm的粉c,待用;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筛选待用的原料:混合粉a和混合粉b加入马弗炉中进行预烧,在180~220℃下保温0.5~2h,然后打开马弗炉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得到预烧粉,待用;
步骤五:取所述步骤四得到的预烧粉进行球磨,研磨筛选后的粒度为100~150μm的预烧粉d,待用;
步骤六:将步骤三和步骤五中待用:粉c和预烧粉d加入混料机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细磨,细磨时间为2~4h,得到釉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加入的水和原料的比例为1:1.1~1:2。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四中预烧的升温速率为2~4℃/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钧瓷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