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菲涅尔透镜、摄像头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941.7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2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骆凯;江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2B3/08;G03B15/02;H04M1/2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补光装置 纹路 菲涅尔透镜 移动终端 第二面 非设置区域 设置区域 发光中心 光滑表面 拍摄图像 取景中心 图像成像 拍摄 补光灯 不重合 均匀度 前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摄像头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该菲涅尔透镜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为光滑表面,所述第二面包括纹路设置区域和纹路非设置区域。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二面包括纹路设置区域和纹路非设置区域的菲涅尔透镜,在后续应用到摄像头补光装置后,能够弥补补光灯发光中心与摄像头取景中心不重合导致的四角均匀度差异过大的问题,进而在摄像头补光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并使用该摄像头补光装置进行前置拍摄时,改善拍摄的图像成像效果,提高拍摄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涅尔透镜、摄像头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前置拍摄的补光技术逐渐在移动终端拍摄领域,尤其在自拍、美拍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现有手机前置补光灯结构,为了保证不刺眼,前置补光灯比后置闪光灯的主闪电流低很多,同时前置补光灯一般是常亮模式。现有前置补光灯结构包括:菲涅尔透镜以及前置补光灯。其中,补光灯对应的显示屏的玻璃区域丝印一层黑色红外油墨;菲涅尔透镜主要作用是调整前置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使补光灯中心的光线打散,往四周扩散,降低中心照度,提高四角均匀性,减小人眼看补光灯光线的刺眼程度。
但是,由于现有的移动终端正面的前置摄像头中心与前置补光灯发光中心间距较远,导致前置摄像头的取景中心与前置补光灯发光中心不能重合。而且一般情况下,自拍距离很近,导致取景区域四个角落的照度差异很大,也就是靠近前置补光灯的角落亮度明显偏高,远离前置补光灯的角落亮度明显偏暗。自拍距离越近,四个角落的亮度差异越明显,导致软件拍照调试难度增大,成像效果不佳。
还有,随着移动终端屏幕的屏占比越来越高,前置补光灯距离屏幕显示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前置补光灯发出的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整形后,部分光线存在从透镜的侧壁透出,窜到屏幕显示区域的风险,影响屏幕显示效果。甚至有可能影响红外光敏器件正常使用和造成摄像头拍照有较多的杂散光。而现有移动终端一般是通过将菲涅尔透镜的侧壁喷涂黑色,防止光线从侧壁透出。但喷涂成本高。
再有,现有前置补光灯结构主要依赖显示屏丝印的黑色红外油墨来调整前置补光灯的光线色温。但由于显示屏组件价格高,做货周期长,油墨的调整对于显示屏组件的正常生产而言是一个较大的风险;且为了兼顾外观效果,一般黑色红外油墨的光透过率控制的比较低,导致大量的光线被黑色红外油墨层吸收,该区域温度会明显高于周围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摄像头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在使用现有前置摄像头补光装置进行前置拍摄时,由于取景区域四个角落的照度差异大,导致拍摄的图像成像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菲涅尔透镜,包括:
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其中,所述第一面为光滑表面,所述第二面包括纹路设置区域和纹路非设置区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补光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菲涅尔透镜;
设置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一侧的用于产生光源的补光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
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前置摄像头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摄像头补光装置;
其中,所述摄像头补光装置与所述前置摄像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所述纹路非设置区域靠近所述前置摄像头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二面包括纹路设置区域和纹路非设置区域的菲涅尔透镜,在后续应用到摄像头补光装置后,能够弥补补光灯发光中心与摄像头取景中心不重合导致的四角均匀度差异过大的问题,进而在摄像头补光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并使用该摄像头补光装置进行前置拍摄时,改善拍摄的图像成像效果,提高拍摄图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